北京下雪前,700位都市人聚在一起用艺术疗愈自己




你知道,该如何治愈自己吗?

当日常生活因为压力和焦虑而时常紧绷,学会治愈自己就变成了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个冬天,我们尝试着寻找一份新的解答。

以“与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为宗旨,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首次尝试将艺术疗愈带进社区。本次“心灵聚场2023 · 社区艺术疗愈节”以东四街区为背景,它是一个概念,一场公益实验,一场艺术关怀,也是一个让大家相聚、获得治愈的流动城市空间。

2023年12月8日至10日,1个周末,9个空间,11家支持机构,1场沉浸式互动展演,5项补给方式,10余种艺术疗愈工作坊,30+场公益活动,700多位愿意敞开心扉的伙伴,聚在了一起。

本次“心灵聚场2023·社区艺术疗愈节”找到心理亚健康的多维度解决方案,涵盖社区公益活动、研发新疗愈形式、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并支持国际讨论合作。BCAF希望这个模式可以持续下去,去到更多的社区,关怀更多人。



PART 1
活动现场回顾





于南阳共享际举办的开幕展演,以“沉浸与开放”作为关键词。在这个不设限制的空间内,观众随着细灯管的指引,自由探索由何琳祺、Rachel Zheng、邵一雪、圈儿和她的水朋友们等多位艺术疗愈创作者带来的互动体验;同时可以躲进温暖的羊绒和五彩的光汇成的“独处角落”,和自己进行一场难得的对话。

以特邀艺术家Sound Blanc·白(音乐人:Demone)的最新专辑《Camping and Home》为背景、以音乐治疗师刘小天、“最后一支舞”创办者潘晓楠和青年导演洪天贻的编排为亮点,整场演出最终在疗愈者引导进行的冥想练习中,安静、温柔地落入尾声。

当剧场由暗转亮,原本陌生的人相互微笑、问好、拥抱,对彼此说一声“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温暖的“聚场”,一个让心灵凝聚、共创出能量的地方。

   

周末两天的心灵体验工作坊,包括了舞动疗愈、绘画、即兴写作、戏剧疗愈、舞会、年终总结、访谈、行走等多种形式。BCAF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艺术治疗师、创作者、艺术家、平台主理人作为艺术疗愈带领者,深入东四街区的小角落,也深入每个人内心的柔软层。

并给近300位体验者,带来了一份全新的感受。

感受行走中的新发现:胡同·行:艺术觉醒工作坊结合了动觉冥想和艺术创作,重新靠近城市的美;老北京声活·行走冥想音疗之旅里,用那些已经在城市更新中消失的声音,勾画出一幅熟悉又陌生的时光画卷。


   

感受到身体舞动可以带来的自由:水朋友舞绘帮助你重新运用身体,从而发现自己的独特;“漂流舞会”(心灵聚场版)让人尽情摇摆,不在意其他任何;桥爱舞动疗愈工作坊则用舞蹈的形式,让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自己。


   

感受戏剧与声音的疗愈力:《七个暗室小孩》Galli戏剧疗愈工作坊充分开发了大家的想象力,和伙伴碰撞出创作火花;单人冥想空间在美好的小院子里,帮助你找回内心的宁静。


   

感受交谈与写作的能量:心灵聚场访谈是一次充满启发的集体对话,从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开始,深入到我们与情绪的关系;“胡同里的拾荒漫步” 创意写作工作坊探索“即兴”的潜能,在行走、观察和写作中探索世界也探索自己;而“柔和·深入”跨年总结工作坊则帮助大家回顾2023,期待2024,找到真心所向。


      

但这些感受最终都指向一个最重要的方向——感受自己,接纳自己。

在这次社区疗愈节期间,BCAF还与东四街区周边的Read and Rest Hotel 念念行旅、山海四合 by Jetlag Books、self coffee 和可能有书,合作设立了附近补给场板块,以歌单、瓶中信、茶方特饮、书架推介和插画贴纸的方式,为更多的人送去一份微小但治愈的能量。


        


PART 2
体验者采访节选



“心灵聚场2023 · 社区艺术疗愈节”开启于一个温情的想法:对身边的人说一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三天里,我们所有体验者说出了这句话,更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听到他们回馈了同样的善意。

很多参与者也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心灵聚场”中的感悟与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从心灵体验工作坊现场带回的治愈片段吧。


“柔和·深入”跨年总结工作坊


体验者A:“从活动结束到当天晚上,我感受比较强烈,有一种自己的全身心都贯通、通畅的感受。我甚至还想,自己有没有可能举办类似的活动,和身边的人一起。

当时只给了十分钟写作时间,我感觉到自己想写的内容其实远比十分钟要多。我最欣赏这次写作中的每一个问题设置,有和生命、身体、能量相关的。它整体没有评价性,只关心你现在的状况,不需要你达到多高的成就,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你会开始关照自己。

最大的收获是,有个让我们回顾过去一年照片的环节。在过程中我就开始想,这一年我的时间、精力、金钱都用在哪里了,以及为什么当时会选择这些。最后是思考我得到了什么,或者没有得到什么,我的能量流动是怎样的,哪些又是能量停滞的部分——那一刻我有种站在第三方视角来看自己生活的感觉,突然更了解自己了,更理解自己了,然后更能够接纳自己了。

我之前就有接触过艺术疗愈,以前还想过学习相关专业。我觉得说艺术真的是有疗愈功效,即使不是长期的,就算一天两天也是很有效果的,因为感觉到被接纳是非常真实的,自己的一部分好像和另一部分融合在一起了。”


《七个暗室小孩》Galli戏剧疗愈工作坊


体验者B:“好开心好开心!

活动分三个部分,热身之后便是‘七个暗室小孩’舞动疗愈环节,我体验了‘睡不醒、暴躁狂、包打听、自大狂、多情种、小不点’等各种情绪舞动,感觉又累又非常释放。

第三个环节是用这七个小孩表演一定主题的即兴戏剧,这就是我的舒适区了!我们组选的是童话剧‘小美人鱼’。在另两位伙伴选完角色后,留给我的就只有小美人鱼爱丽儿了。我选了‘多情种’小孩。之后我们的即兴表演很不错,角色因‘自大狂’王子而心碎,最后饮下因为没有‘真心’药引而变成毒药的魔药死去。

总之,疗愈戏剧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自己在做的长篇即兴戏剧也有疗愈作用,我决心把它这个作用增强起来。”


胡同·行:艺术觉醒


体验者C:“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特别好的一点是听声音沉浸式进入那个状态,身体和听觉双重感知的结合。身体的感受被放大,室外温度也冷冷的,能够感受到呼吸冷空气时的感觉,也可以看见很多胡同巷子里的事物,算是一种多维度的结合吧。

人需要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并且去体验它。长期以来感知力因为各种原因被钝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重新唤醒它。

我自己平时会画画,画画的时候在某一刻能够感受到创作带来的那种疗愈性,但那个时候并没有想到去定义、概括那种感受,很多艺术性的疗愈时刻都没有被定义,但参加完这次活动之后就更加明晰了艺术的疗愈性吧。”


水朋友舞绘


体验者D:“我发现你们的活动太有意思了!

首先之前肩膀和腰都很硬,但今天身体感觉软了一点。平时你很难意识到身体的某个部位,今天会有意识地感受它们的存在,跟自己的身体产生连接。

这个空间也很舒服,温度和气场都让人放松。来的伙伴很亲切,在老师的带领下互相融合得很好,很奇怪第一次见却不觉得陌生,给我很治愈的感觉。

有位老师提到一点,就是大家平时多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来和世界打交道。但今天就是回归你的情绪,回到一个比较原处的状态,我觉得这是作为人类很宝贵的部分,不要离它太远了。”


“漂流舞会”(心灵聚场版)


体验者E:“感觉非常好!能比较快的进入状态然后开始‘发疯’,整个过程中都处于比较放松且专注的状态。

之前一直认为自己肢体僵硬,没有怎么接触过舞蹈,一直不太敢尝试,不太敢在别人面前跳会担心难看。但今天超出意料,可以说是第一次这么放松地舞蹈,而且也不太在意其他人是不是在看自己,甚至还觉得自己跳的很好看,整个过程很享受。

之前有接触过‘即兴’,感觉和这个有一点像,倒是第一次接触艺术疗愈这个概念。可能之前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只是当时不知道原来这就是艺术疗愈。会继续探索的。”



PART 3
累趴下的工作组工作感言




“心灵聚场2023 · 社区艺术疗愈节”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工作组和志愿者们的付出,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能量的释放,也是一次能量的补充。

BCAF项目团队:

“今年的KPI:艺术疗愈+公益关怀+社区营造。从一头雾水搞不明白到今年必须做完的转变,全靠内心想跟更多人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的这股劲儿。

所有的活动,星星点点在各个地方,为了保证体验每个活动人都不太多,我们也很抱歉地拒绝了一些人的参与,在此再说一次抱歉。社区艺术疗愈节靠的是组织者、志愿者、空间运营者、带领者、创作者、体验者等各个维度的合作伙伴一起完成,每个小活动、个体、场地散发自己的能量然后跨过时间和空间跟其他人聚在一起,也是‘心灵聚场’一词的来源。所以最后有700多人直接感受到这个活动,与我们在一起,很感动,也很感谢大家按约定来了,给每个活动添上自己的感受与创意。

很喜爱这个项目生长出来的样子,我们捧在手里给它合适的温度,让它好好长长~(我个人还收获了一枚同事捕捉的新微信头像,12月10号最后一场工作坊结束,刚好能赶上排队前吃上网红小店的酸辣粉,幸福感MAX!)”

—— 胡安欣|BCAF艺术疗愈项目经理


“北新桥到东四是我在北京最喜欢的街区,质朴的店铺和来往的人让我感到平实。‘疗愈’这个词乍听起来颇有架势,似乎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得到一些慰藉。但是‘疗愈’是一个日常行为,在熟悉的环境、与身边的人上就能获得能量。这次疗愈节的组织和落定是一个有机的过程,邀请朋友们的加入,最熟悉的空间支持,大家各司其职,完成自己心愿的同时,也照耀到更多人。

一些令我温暖的碎片记忆:

在开幕式演出的时候,很随机地和一个女孩拍了拍手,开幕式快结束的时候,她来到‘漂流瓶’区域,对我说:‘谢谢你刚刚和我击掌。’

在参与楠组织的‘年终总结’的工作坊中,一个疲于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妈妈说她的年度关键词是弹性。人不要太逞强,不要过于坚强,不要那么硬,有张有弛,柔软对待生活,会更有生命力。

在Rachel的写作工作坊结束一周后,仍然有朋友在群里分享他们的诗,那一刻的灵感被无限延长。

疗愈是日常、绵延的。”

—— 邵一雪|BCAF项目总监


“在这短短的三天活动里,很高兴结识了很多友善、温暖、乐于分享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探索不同舒缓情绪的方式,虽然没有直接的参与到体验内,但是也一直能感受到一种轻松、宜人的场域。在不同补给站和工作坊游走,也直接地接收到了很多来自参与者的善意和好评。作为幕后工作者,真的非常很开心大家收获了好的体验。

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这三天碰到了很多报名了很多工作坊的体验者。周六下午水朋友工作坊的刚认识的朋友,在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又周日下午偶遇,她一见面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也许这就是疗愈的力量吧哈哈!”

—— 高思宇|BCAF项目助理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工作室团队:

“他们帮我一起扔掉了剧场的垃圾,我收下了这对陌生夫妇的善意,内心愉快又雀跃。这场活动,疗愈的,真的不止是参加活动的人们。”
—— 丁雨菲

“我发现了更多自己内在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也为心中的艺术梦想更添了一把火。我也愿意继续运用这些收获和经验,将艺术疗愈的理念传播给更多人。”
—— 冯筱雅

“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环节,实际上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次成功的项目。”
—— 高羽晴

“虽然前期的准备工作很繁琐并且疲惫,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温暖的具体的人,我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份人与人连结的很确切的真诚的感动。”
—— 高迎翔

“入门艺术治疗师真的就要从体验或旁听开始,在一次次实践中积累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团体建立一直是我之前做的不好的部分,这次旁听了这两个活动,我又有了新的认知。”
—— 孙薪贺

最后,这个冬天,注意保暖哦~

2 0 2 4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