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
︎︎︎Return

海报设计/田博
2021年11月,可口可乐中国、MUJI無印良品中国、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联合发起“不瓶凡”再生材料设计征集活动,全国数十家电商、媒体、学术机构等伙伴强力支持,聚焦于再生材料的设计和应用。让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瓶(rPET、rPETG)、瓶盖(rPE)、易拉罐(再生铝)、玻璃瓶(再生玻璃)成为设计实践的新材料、新趋势。本届“不瓶凡”的终选结果已于2022年2月20日正式公布。本期内容我们来介绍“不瓶凡的世界设计大奖”的获奖项目,走近当下中国再生材料行业一线,见证公益理想的实现。
-The Amazing Bottle-
“不瓶凡”再生材料设计奖
//“不瓶凡”的世界设计大奖获奖//
春雨新生计划
雨润旧物好服新生
设计团队:上海好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再生材料(rPET)小学秋冬校服实物图。
上海好润环保(P.E.T. Plastic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是目前活跃在再生循环行业一线的团队,专业提供再生聚酯纤维(rPET)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所有产品使用100%rPET、本地、有认证和可追溯的再生材料,从根本上提升了塑料回收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上海好润环保
团队成员
![]()
赵文静
创始人
80后,两个孩子的妈妈。10年+ 纺织/服装行业经验,连续创业者,曾创立过服装品牌。

吴笠绮(Jayne Goh)
联合创始人
负责销售&市场。连续创业者,前希尔顿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前携程品牌营销主管。

王密
联合创始人
负责供应链管理。服装工程专业,10年+纺织服装供应链管理经验,曾完成多家服装公司供应链的梳理管理。
PET塑料瓶与回收再生塑料rPET颗粒与纤维,及再生材料产品实物图。
rPET纺织纤维
平时生活中的PET塑料瓶,经过回收再造,可制出rPET的颗粒再经高温拉丝成纺织纤维。其中rPET 纺织纤维就是我们日常衣物、箱包所含的再生聚酯纤维。这是一种新型的再生环保材料,可以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是快速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
是的,很多山区小朋友还没有穿过校服
在大家的印象中,上学要穿校服是每个学生的“日常”、“刚需”。但是,在我们国家目前仍有超过4000所小学是“无校服”学校。由于当地家庭收入困难,尚无力负担自家孩子在学校统一采购校服的支出。
项目志愿者们在山区实地走访时发现,孩子们大多穿着全国各地好心人捐赠的衣物,其中有些孩子们所穿的捐献爱心衣物里还有成人款衣物的情况。能够拥有属于自己合身且颜色和款式统一的校服,对当地孩子们而言是个梦想。
用28个塑料瓶
换来1套小学校服的诞生
2019年底,上海好润环保联合多家专业公益机构,计划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的东凌乡定坡村小学和燕峒乡钦甲村小学的孩子们捐赠第一批校服。而这批校服的制作原料使用就是把回收的PET塑料瓶加工而成的rPET再生聚酯纤维。每一套校服虽然是再生材料制作,但从设计到工艺都保证是最高品质。

在上海市将塑料瓶回收后,先进行人工初步筛拣。并压成整块的“瓶砖”便于运输。

一块块“瓶砖”被运到位于上海市周边的循环加工工厂。

在加工工厂这些瓶子再经过更为精细的人工筛选。
通过筛选的瓶子才有“资格”被选为最终原料,进入清洗车间完成清洗和脱标。

通过筛选的瓶子进入清洗车间完成清洗和脱标。为了有效控制原料质量,瓶子被破碎后将经过预洗、高温浸洗、多道漂洗、风选、脱水和自动分选机等一系列工序,从而得到清洁放心的原料。

清洁与消毒后的瓶片经过高温溶解终于变成rPET——再生聚酯颗粒,将颗粒再进过高温拉丝,就得到了再生聚酯纤维。
将rPET再生聚酯纤维制成纱线,准备进一步加工成服装面料。纱线被运送到纺织厂,织成布料并进行印染。

是校服,也是“环保课本”
历时近6个月,在2020年六一儿童节之际,第一批共计346套校服被作为节日的礼物送到乡村小学孩子们的手中。






全部4款校服
每件校服的洗标上都有一个独特的“瓶”标,通过这个“瓶”标,可以了解这件生产这件校服背后所使用的回收瓶子的数。


校服的吊牌上还会有GRS标识(全球回收标准),标明校服的原材料是何地收集、有认证,并使用可追溯的供应链的。每套校服里还为每个孩子放了一张环保教育卡片,以建立与孩子对话的桥梁, 让他们可以直观地认识到原材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好润环保请当地学校的老师为孩子们播放他们精心准备的回收再生材料产品制作过程短视频。视频更直观地展示了每一件校服是如何从塑料瓶得来,得以变废为宝的。孩子们的视野也不仅局限于应试教育考察的文化课。通过有趣的课程与活动,孩子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碳中和等当下社会中重要的环境概念及知识应有所接触。为乡村儿童心中埋下环保的种子,培养出未来碳中和时代的主力军。
同学们: “(以前)冬天很多同学还穿着透风的衣服。送来的新校服,暖和极了!” “统一的新校服,瞬间感觉学习更有动力!” “我们学校这么多人,做这些校服一定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吧?” “这校服可真好看!”
捐出瓶子的公众: “想不到微不足道塑料瓶背后,可以给乡村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帮助,这样的环保行动我愿意一直参加。”
“不瓶凡”终审评委们:
深泽直人(MUJI无印良品咨询顾问):“被回收再利用的东西,不一定能变成可⻓期使用的珍贵物品。就比如孩子的衣服,因为身体的成⻓和使用方式激烈等原因,耐用年数很短。在这种情况下,在孩子的校服上使用再生材料是非常合理的。”
原研哉(MUJI无印良品咨询顾问):“塑料瓶的纤维化已经在进行,并不是什么新想法,但是在学校里作为大家共 同使用的制服进行推广是很不错的。对于资源回收利用来说,着眼于社会教育的观点很重要。”
张立晖(财新传媒总监):“情感价值是产品的高级属性,基于产品的功能往人文方面的延伸。校服的概念能解决特殊情景可用性需求,体现可再生的价值概念,产品如果落在帮助贫困概念上,拓展成一个系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021年,好润环保P.E.T.链正式开放给所有企业客户,在他们的会议活动现场、办公区、商圈等公共场所设置专门的PET瓶回收点。
![]()
左-好润环保公共回收点示意图。右:创始人赵文静在兴业太古里回收点参与“捐瓶”。
在一年的时间里收集塑料瓶,并将所有收集的瓶子全部捐赠给公益机构用于再生材料校服的制作原料。并对每一个参与者所捐出的塑料瓶进行回收、追溯和数据记录。参与回收的人们,可以通过上海好润的微信小程序中的区块链追溯系统看到自己所捐瓶子的“归宿”与“成果”,整个过程高效而透明。
![]()
![]()
![]()
![]()
![]()
![]()





在P.E.T.链技术的支持下,“校服项目”拥有了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筹资模式。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各方“有钱出钱,有瓶出瓶”。截止2022年4月,在各方企业与专业公益机构、爱心公众的支持下,好润环保回收了7万余个PET瓶子,已累计制作捐赠2500套再生材料校服,惠及乡村小学7所,减少碳排放量达1.81吨,相当于种植了30余棵树在10年间持续封存的碳排放。
在2021年度发布的《中国可持续时尚消费人群行为图谱》中显示,20岁左右及以下的年轻人群体对使用/购买可持续产品认知度相比30以上年龄段偏低,可见目前人们只会在生活经验逐渐成熟以后才会逐渐认知和选择可持续产品。而“环保校服”得以让可持续理念直接融入孩子们的成长阶段,在未来使用再生材料也许早已是他们生活中“理所应当”的事,而不至再被奉为一种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好润环保让每个人在再生可持续行业面前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创造参与、追溯的渠道让大家对可持续发展链条有了解才会有信心。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其中,才能同心协力把这条路走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