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坡儿童影像训练营

由大南坡的孩子们自导、自拍、自己剪辑的人生第一部影像作品,会是什么样子?



海报设计|马仕睿


大南坡“孩子们的电影节”展映
Film Festival for kids in Dananpo Village
时间:2021/10/21



该电影节展映单元的8支影片,均是由大南坡小学的孩子们在黄骥导演指导下,独立拍摄、独立剪辑、独立“宣发”的人生中第一支影像作品。影片一经放映,好评如潮。

活动介绍


“发现大南坡·儿童影像训练营”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修武县教育体育局、大南坡小学联合发起,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黄骥影像教育工作室、左靖工作室合作主办,并由青年导演黄骥担任本次活动的策划和总指导。

影像训练营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影像发现乡村的人、景、动植物、建筑物等有趣的事物;用心去感受并分享家乡的价值,并在影像创作活动中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感知力和表达力。在专业影像活动创作活动中掌握基本的采访、拍摄、剪辑、逐格动画、录音等技术,学习影像艺术语言,对用影像艺术做表达产生兴趣。


当孩子遇上电影


受到大南坡地区夏季洪水和疫情的影响,原定暑假启动的大南坡小学美育夏令营,终于在10月顺利开启。


孩子们手绘“大南坡”装置,创作者:康轩宾

历经洪水、暴雨、疫情考验之后的大南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援,昔日热闹、充满生机的小村落,现在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新变化?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也许是记录大南坡变化最特别的视角。在影像训练营举办期间,黄骥导演带着孩子们,从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出发,带孩子们体验影像的魅力,用充满“稚气”的电影语言呈现出了一个大家不曾见到过的乡村生活。

老师,我想知道别人为什么来到大南坡!



第一次影像训练营的课堂上,导演黄骥问大南坡小学的孩子们,关于大南坡,你们想拍什么?
一位孩子的回答让她印象深刻,他说:“老师,我想知道别人为什么来到大南坡!想知道他们眼中的大南坡是什么样!”

课堂即景,摄影|方凌霄

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想法也随着乡村的发展动态地变化着。也许之前,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孩子们如何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在地文化,但我们不曾想到的是,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乡村、回归乡村、旅游来到乡村,“外面的世界”成为了孩子感受家乡、定义家乡的一个重要的坐标。


大南坡鸟瞰图,摄影|陈钰


大南坡社区营造中心,摄影|陈钰


于是,黄骥老师决定将这次影像训练营作为解决孩子们这个“困惑”的宝贵机会。

以“我眼中的家乡”作为总的主题核心。给孩子们一个工具,成人只作为技术支持、兴趣保护、情感后盾去推动,其他的一切都交由孩子们自己完成。

让孩子成为“表达”的真正的主体,去重新触碰对他们而言熟悉却也陌生的小村庄。

“现在我们需要选出每组导演、剪辑师、海报师……”



“现在我们需要选出导演、剪辑师、海报师……”
对电影工种一无所知的孩子们,在师的讲解下,懵懂地开始认领自己的工作职务。


摄影|方凌霄

在确定以“我眼中的家乡”作为总的主题核心之后,老师带领八组孩子开始寻找各自的主题。孩子们打开“十万个为什么”的话匣子,开启了热烈的讨论。
“为什么毛毛虫(村里为孩子们设计的一个装置)这么好玩?”
“为什么大家要住在牛爷爷家的民宿?”
“为什么大家(游客)都要去听梆子戏?”
“图书馆里为什么要有咖啡店?”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读图书馆里的绘本?”
“校长的眼镜有多少度?”
……


小组内讨论,摄影|方凌霄

在各小组主题初见雏形之后,在老师带领下,“导演”带着“摄影师”和“采访师”出去拍摄素材了。


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出发拍摄,摄影|方凌霄


“采访师”采访路边村民,摄影|徐沛


在收集了满满的素材之后,孩子们迎来了挑战最大的“剪辑课”。


影像课课堂,摄影|方凌霄

孩子们整理素材后,将素材分类并命名,写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类别会单独被裁成一张小纸条,所有的小纸条可以自由变动排列顺序、排列组合——用这种方式来梳理孩子们的剪辑思路。


分类素材的小纸条,摄影|徐沛



课堂讨论,摄影|方凌霄


黄骥老师用图片+视频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展示如何使用简单的剪辑软件对他们拍摄的画面进行基础处理。


黄骥和学生讨论剪辑思路,摄影|方凌霄

犹记得在剪辑过程中,一位腼腆的小男孩说:“我之前以为剪辑就是用剪刀剪东西,所以我才自告奋勇……”
老师说:“那你现在喜欢剪辑师的工作吗?”
他说:“做起来发现还是有点意思。”
说着,他熟练地剪掉了一段1分钟的内容,自言自语:“这段构图一般,人的头都没有,不能要。”

欢迎来看我们的电影!


在剪辑师忙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各组的海报师开始手工绘制电影海报、门票。
此前从没拍过影像作品的孩子们,用想象和不熟练的笔法,一笔一划认真地写着电影主题、时间以及座位号。幸运的观众还有可能拿到很多相同的座位号——5排7座。



孩子们手绘的电影票,摄影|方凌霄


孩子们手绘的电影票,摄影|徐沛

电影制作完毕,电影“宣发”不能落下。于是在老师带领下,一部分孩子作为“宣传小队”,来到大南坡艺术广场张贴海报,面向村民们、游客们发电影票邀请他们来观看自己的第一部的电影。


孩子们正在张贴海报,摄影|方凌霄

收到票的游客们非常惊喜,向孩子们承诺一定会到场支持。
一位小女孩捏着手里一张门票,站在广场上。
她悄悄说:“老师,我想让我的妈妈来看我们的电影,我可不可以把这张票留给她?”
在老师肯定了之后,她开心地把电影票揣进兜里。

南坡秋兴最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南坡秋兴的两天活动里,专门为孩子们预留了1个小时作为“孩子们的电影放映专场”。这次的放映,被现场的观众称为:“这是南坡秋兴最意想不到的惊喜!”




现场观众正在认真观看影片,摄影|王艺达



影像训练营总指导黄骥(左)和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胡斐(右)一起观看孩子们的作品,摄影|王艺达


放映现场,孩子们和黄骥导演合影,摄影:王艺达

在“电影节”现场,由孩子们组成的八个小组先后为大家带来了作品《为什么来大南坡》、《秋天的花儿》、《我们的校园》、《我的家乡戏》、《大南坡的手工艺》、《图书馆的惬意》、《牛爷爷的民宿》和《毛毛虫游乐游》,用他们的视角带领我们认识大南坡与这里的生活。

孩子们的手绘海报,海报师|康轩宾


《为什么来大南坡》


导演:康嘉旺
剪辑师:赵得江
采访师:邵明哲
剧照师:康佳萱
海报师:康轩宾
*以上均为大南坡小学的学生

制片人:王乐乐(大南坡小学老师)

故事梗概:在大南坡影像训练营的第一节课上, 黄骥导演问孩子们,你们关于大南坡最想拍的是什么?
孩子们好奇地答道:“我们想知道别人眼中的大南坡是什么样的、他们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在黄骥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齐心协力自己策划、采访、拍摄、剪辑、制作物料。于是,他们以第一视角开始了拍摄...............





孩子们的手绘海报,海报师:晁程程、赵紫月

《秋天的花》



导演:晁程程
摄像师:赵紫轩 康雨欣
画报师:晁程程 赵紫月
采访师:赵梓涵
剧照师:康雨鹏

*以上均为大南坡小学的学生

制片人:张艳稳(大南坡小学老师)

故事梗概:花儿在大南坡盛放,那个季节叫做秋。在影片中小朋友们认真地在户外“研究”起盛放的花朵。他们误把食香菜认成了薄荷、还在菜园里发现了紫色的辣椒……
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我们在绘本上找不到属于大南坡的花儿呢?
于是他们手绘制作了《秋天的花儿》绘本,稚嫩的笔触、弯弯曲曲的线条、灿烂多姿的色彩,那是一本属于大南坡的“花朵志”........





孩子们的手绘海报,海报师:孟梓昕

《我们的校园》



导演:康旗
采访者:赵文博
摄影师:康佳鑫
剧照师:赵紫琪
剪辑师:孟钰皓
海报师:孟梓昕
*以上均为大南坡小学的学生

制片人:王文娟(大南坡小学老师)

故事梗概:为什么学校要新建一个教学楼?为什么会新建一个食堂?为什么校长每天都这么忙碌?……
即使是每天朝夕相处的校园,孩子也有“十万个为什么”,于是他们决定跟拍校长的一天,探秘学校……





孩子们的手绘海报,海报师:康雨薇、赵佳晴

《我的家乡戏》


导演:王艺可
摄影师:赵振宇、王艺可、赵浩宇、赵雨涵
剪辑师:赵振宇
采访师:王艺可
剧照师:赵浩宇
海报师:康雨薇 赵佳晴
*以上均为大南坡小学的学生

故事梗概:在大南坡有着河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怀梆,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孩子们的家乡戏。
于是孩子们决定直击彩排的台前幕后,带来第一手宝贵的讯息……





孩子们手绘海报,海

《大南坡的工艺品》


海报师:赵曼琪
剧照师:康博洋
剪辑师:康皓轩
摄影师:赵允升 赵荣鑫
导演:康舒婷
采访:康舒婷
*以上均为大南坡小学的学生


故事梗概:在大南坡的碧山工销社里有许多的特产和工艺品,大南坡的胡奶奶正在手工编织篮子。孩子们用编制好的菜篮子去采摘了新鲜的柿子,将收获到的果实送给了大南坡可爱的人们.........





孩子们的手绘海报,海报师:康涵月

《惬意的图书馆》


导演:康雨欣
摄影师:康诗琪
采访师:康欣怡
剧照师:康钰佳
海报师:赵静怡
剪辑师:康涵月
*以上均为大南坡小学的学生


故事梗概:在大南坡有一个惬意的地方——书店,也被孩子们称为“图书馆”。这里常常迎来许多游客。图书馆为什么惬意?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来这里?大家都在图书馆里做什么?为什么图书馆里要有咖啡?
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走进了书店,认真感受知识的氛围……





孩子们的手绘海报,海报师:赵丰收

《牛爷爷的民宿》

导演:康城霖
摄影师:赵玉峰
剪辑师:赵家康
采访师:康佳琦
剧照师:康梦婷
海报师:赵丰收
*以上均为大南坡小学的学生

故事梗概:牛爷爷家的小院儿有漂亮的工艺品、牛爷爷种的鲜花、院子里还有一颗32岁的石榴树。为什么大家都爱住在牛爷爷家的民宿?快来跟随孩子们的视角来看看吧!





孩子们的手绘海报,海报师:赵建博、康书源

《毛毛虫游乐园》


导演:宰彬杰
剪辑师:宰彬杰
摄影师:张皓峰
采访师:张书雅
剧照师:康雨彤
海报师:赵建博、康书源
*以上均为大南坡小学的学生


故事梗概:每到放学和周末,孩子们都会在“毛毛虫”装置那边玩耍,这里是很多孩子的游乐园。
为什么“毛毛虫”这么好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设计师,听听看她怎么说……





校长说


影像训练营是一个与时代同时进步的儿童学习活动。儿童以多媒体为手段,以一个特殊的角色把自己融入到社区和自然中去观察和挖掘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寻找和记录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最终又通过多媒体以优美的视频形式把整个寻找过程以及思考的答案表现出来。

我认为此次活动的收获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从拍视频到画海报到配文字,从选题到修改到定稿,整个过程因为要不断地修改、优化认识,使学生写、画、拍、编辑等综合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和提升。

二是他们自己通过个人的努力完成了各自分担的任务,通过团队的努力完成了一件完整的作品。无论是学生个人还是整个学生小组都会油然产生一种成功感。也许他们在内心会产生这样一种体验:哦,只要我努力去做,我就会圆满完成一件事情!这无疑对儿童以后的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

三是儿童会对手机的用处产生新的积极的概念。原来手机不只是用来看视频,玩游戏,它还可以记录自己周边生活中的美。

最后,非常感谢BCAF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能给山村孩子们这样一个难忘的学习活动!

老师们说

通过这次电影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经历,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开阔了学生们视野。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让学生们制作电影是不可能的事,但最后我发现是我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有的人擅长绘画、有的人擅长采访等等,我们应该多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
—— 朱小娟老师
对我们山区孩子来说,开阔眼界是很必要且珍贵的,电影的开展恰好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打开了兴趣的大门。在活动中,我的心情从起初的担心到最后的宽慰,从中感觉到电影课的魅力。孩子可以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席之地,再不是一无是处的自己。看到孩子们的展示,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无限的,山区孩子并不比城市里的差,反而比更加的自然,更加可爱。
——王乐乐老师
看着孩子们自己制定拍摄主题、拍摄路线、采访内容以及自主拍摄,我发现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尤其是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刚开始发电影票的时候,不敢与人说话,但是有着老师的鼓励,他终于鼓足勇气迈出了第一步,现在变得自信多了,上课也积极回答问题。如果这次活动放在寒暑假进行,我相信效果会更好,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闫兴雯老师

孩子们说







发现大南坡
儿童影像训练营

地点
河南省修武县大南坡小学

时间
10.14-10.18

导师及艺术总监
黄骥
主办机构
修武县教育体育局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大南坡小学


合作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黄骥影像教育工作室
左靖工作室


特别鸣谢
大南坡小学全体师生



BCAF乡村儿童艺术教育项目



详细项目内容请点击图片获取

BCAF乡村儿童艺术教育项目的美育课程将配合河南焦作修武县当地小学的学年周期开展,内容以激发和培养当地小朋友的多元思维与创造力为主,包括:乡土美学欣赏、诗歌创作、设计思维培养、音乐互动、舞蹈教学。其中,乡土美学和诗歌的课程为常设教学内容。其他内容将穿插在季度性课程或夏令营中进行。每个学年结束,项目将对孩子们各个课程效果进行评估和成果汇报展示。


大南坡春季美育课程实践回顾




详细项目内容请点击图片获取

今年已圆满结束的春季课程是以“大南坡的日常”为线索,用认识自己、观察生活的方式展开。通过五次“因地制宜”的课程:(一)影子你好、(二) 给春天拍照 、(三)搭房子、(四)门帘的故事、(五)讲故事的一天,让孩子们在大南坡村的自然条件之下,学会利用视觉图像作为表达方式、利用身体运动语言、劳动以及对日常生活敏锐细微的观察实现自我表达,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图像与文学的兴趣,培养儿童通过艺术来表达自我的日常状态。



2 1 2 0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