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更多“进入深海”的时间
中国深海创新设计展暨征集评选活动(文化创新 | 第一届中国深海创新设计展:作品征集正式开启!和艺术一起进入深海)已经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作品征集工作,由于疫情管控原因,不少高校和设计机构受到一定影响,许多创作者反映自己作品还未制作完毕。在此,我们将征集期延长至5月1日,为参赛者们留出更多“进入深海”的时间。希望在准备中的创作者们关注组委会官方消息,把握好征集时间。
第一届深海创新设计展,旨在发掘并支持海洋公益设计、水下设备创新设计、深海科普文创等领域的优秀创作者及作品;通过文化艺术的方法,正向推广对深海的科学研究及中国载人深潜伟大成就;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进行保护海洋环境公益倡导。
第一届深海创新设计展,旨在发掘并支持海洋公益设计、水下设备创新设计、深海科普文创等领域的优秀创作者及作品;通过文化艺术的方法,正向推广对深海的科学研究及中国载人深潜伟大成就;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进行保护海洋环境公益倡导。

海报设计:typo-d
我们历尽万难去探索月球,期间最重要的发现却是地球。
——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员
阿波罗8号机组成员
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
阿波罗8号机组成员
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
报名通道
![]()

- 海洋占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
-
海洋占地球水资源的97%;
-
据估算海面之下养育了约80%地球上的生命;
-
海洋约95%的区域至今还未探明;
-
约85%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属于未知;
- 约90%的海洋资源未被合理利用。
我们对海洋的了解甚微,不仅源于对整个地球的理解仍然不够,也在于进入深海、探索深海的难度极大。

探索海洋的难度。
海底10000米压强约为1000个大气压,相当于人体表面需要承受20000吨压力,约等于5000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未去过深海和去过深海的杯子对比。
历史上,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底部一共只有四艘载人深潜器成功抵达。

的里雅斯特号(Trieste),图片来源:中外舰闻

詹姆斯·卡梅隆乘坐“深渊挑战者号” ,图片来源:FUN知识

维克多·韦斯科沃团队发现新品种海洋生物,图片来源:搜狐网

2020年,我国“奋斗者”号海试多次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米。图片来源:央视频万米直播画面

历史上成功抵达深海的四艘载人深潜器。
“奋斗者”号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中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装备。该项目2016年正式立项,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负责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总体设计和集成建造,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作为业主单位牵头开展海试,全国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近千名科研人员参与了研制和海试。在融合“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研发团队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奋斗者”号向地球海洋最深处发起挑战。

中国载人深浅的曲线发展。

“奋斗者”号潜器从母船布放入水。
深海并非生命的禁区,深渊之下活跃着众多还未被发现、定义、归类的生物种群,也是丰富的矿产地。

深海里的神奇生物。

深海里的矿产资源——可燃冰。

深海里的矿产资源,图片来源:中科院深海所、深海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实验室
作为人类至今为止了解最少的海洋区域,同时也是驱动地球系统演化的关键一环,深海激发了人类无穷的想象力,然而,它仍然面临着被污染的威胁。

海洋微塑料的危害。
每年有超过一千万吨的人造废物进入海洋,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尽管各国都在出台减少塑料使用政策。然而这种塑料物只占世界海洋的塑料的不到1%,还有99%沉在在深海中。由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英国)、不来梅大学(德国)、IFREMER(法国)和达勒姆大学(英国)共同合作在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有记录以来海底微塑性达到最高水平,仅1平方米面积的薄层覆盖就多达190万个。

未来深海的可能性。
因此,在第一届创新设计作品征集中,对海洋及深海污染的关注倡导、解决方案是我们非常关注的类别。

未来深海的可能性。

深海的未来——地外海洋探索。
科学家们进行的深海研究与前沿探索,也描绘了属于深海的美好未来,指向了人类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水下交通工具、深海建筑、深海城市,未来于海洋中的水下生活,乃至地外海洋探索,都给予人类未来无数浪漫的可能。我们期待在本次征集中,见到富有创造力的未来图鉴。
*注:部分图片来源中科院深海所深海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实验室
撰文 | Fay
设计 | 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