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珊瑚琴:用艺术聆听海洋居民的声音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联合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等深海相关专业机构作为指导单位,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共同向全社会发起第一届中国深海创新设计展于2021年12月26日正式启动作品征集。在历时5个月的活动期中,我们见证和发掘了海洋公益设计、水下设备创新设计、深海科普文创等领域的优秀创作者及作品。本届中国深海创新设计展的终选结果已于2022年6月8日揭晓,最佳作品及其创作团队的幕后故事将陆续为大家分享。

海报设计:typo-d

特别贡献作品

深海文化传播方向


作品名:深海珊瑚琴

创作者:刘兆蕤
院校: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方向

评审评语

“独特的角度感觉海洋,聆听海洋居民的声音。作品可以用于博物馆及许多场所。”

—— 盖广生
原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中国海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兼职教授
“珊瑚琴试图通过声音的角度来实现人与深海动物之间的交互,将珊瑚群作为存储生物声音的介质,人与深海生物的交互可唤起人类对这些生物声音的记忆。本作品很好地将科技与人文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人们既了解了科技的力量,又使我们能够享受到音乐之美。”

—— 李景光
原国家海洋局国际司司长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 电影《追逐珊瑚》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在长达2.5亿年间,珊瑚始终是一道美丽的海底风景线,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它以不到海底千分之二的覆盖面积,为将近30%的海洋鱼类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生存家园。同时,它也被认为是异常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珊瑚礁一直在不断衰退。海洋珊瑚的保护,成为科学领域十分关注的议题。

第一届中国深海创新设计展“特别贡献作品”——“深海珊瑚琴”的创作者刘兆蕤回忆:“偶然的机会下,我看到一部关于海洋的纪录片。其中由于地球变暖和环境破坏而造成珊

近年来,在我国海南岛、北部湾地带也出现了这种珊瑚白化的现象,且问题日益严峻,保护珊瑚的紧迫性成为了刘兆蕤创作这件作品的起点。



他设计的“深海珊瑚琴”是一个能够实现人与深海声音之间交互的新型数字乐器,以珊瑚群作为储存海洋生物声音的介质,用多种传感器捕捉人的动作,让人在与珊瑚琴互动时,通过触发各种海洋生物的声音,从而思考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我想通过‘深海珊瑚琴’这个声音装置作品,试图去唤醒大家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深海珊瑚的意识。”在今年年初产生这个创作念头后,刘兆蕤便开始着手进行调研和设计。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有两个核心需要重点突破:如何获取海洋深处的声音,以及人类如何能通过“深海珊瑚琴”与深海生物完成交互。



#01
海洋深处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深海珊瑚琴”由“预设声音设计”和“实时声音设计”两个部分组成。

“实时声音设计”是通过使用深海投放着陆器(lander)用于采集深海生物的声音数据并远程传输至“深海珊瑚琴”,这些声音将作为乐器的声音输出端。刘兆蕤认为,实时的数据可以让装置增添实时的未知感,增强用户体验感。



“预设声音设计”则是作为“实时声音设计”的重要补充。刘兆蕤说:“一开始我是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公开的海洋探测数据,但是因为这些数据并不能反映实时的海洋环境的变化,所以我调整了设计的方案,将一些现有的海洋数据作为‘珊瑚琴’中预置的内容。”因此,“深海珊瑚琴”会提前预置一些深海动物的声音,这些声音来自提前录制的海洋哺乳动物的声音数据库、海洋鱼类声音数据库、海洋生物声音数据库等,并会经过预先编排和设计,作为数据储存。



#02
用户与深海生物的交互如何完成?


在交互层面,“深海珊瑚琴”的装置作为乐器的姿势输入端内置了多种传感器用于捕捉人的动作,比如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



在此基础上,“深海珊瑚琴”还为用户构建了一个体验空间,专门用于人与装置的交互。当人与“珊瑚琴”通过各种姿势进行互动时,用户的姿势和深海探测数据会作为输入端的实时数据,形成输出端的声音,中间层以设计的映射策略为依据,通过声音来展现海洋的现状和危机。



这种交互的体验融合了多种通感体验维度,也隐喻着海洋与人类之间特别的关系。刘兆蕤认为,海洋并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者,默默承担着人类对它的影响;它其实也会对人类的行为做出反应。这个装置,将会让用户开始意识到并思考人类活动对于海洋的影响。

“对于‘深海珊瑚琴’而言,参观者的行为和动作会影响‘珊瑚琴’的声音和视觉呈现,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参观者的行为,最终达到参观者与‘珊瑚琴’、人与海洋和谐共处的状态。”



#03
海洋影响着人们看待艺术的方式


和很多人一样,从书本和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深海,对于刘兆蕤而言是神秘且充满力量的。他认为,深海蕴藏着无限未知的信息,就如同地球的“史书”一般,记录着生命与信息的精彩万千。

在科学的层面,从明朝开始的“30米深潜记录”,到现在“奋斗者号”的科学深潜,彰显了人类对于探索深海精彩的努力;在艺术层面,海洋自带一种令人敬畏又向往的战栗感,而这种向往的感觉有时候正与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不谋而合。刘兆蕤说:“在艺术世界中,海洋生物螺的螺旋方向与斐波那契螺旋线十分接近,海洋潮汐与音乐中的‘呼吸’也有着共通的特征,由此可以说是海洋影响着人们的艺术的创造,它也许还会影响人们看待艺术的方式。”

对于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展望:“一方面,我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关于海洋科学考察的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进行更多科技艺术的创作;另一方面,未来深海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也希望能在不破坏海洋环境的前提下去探索与深入,共同保护我们的深海。”

注:如无特别标注,图片均来自创作者刘兆蕤。

创作者简介

刘兆蕤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方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型数字乐器设计。作品曾参与中国科技馆、2021北京科技周“科幻世”、金鹰美术馆“万籁”声景设计展。现实习于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负责音乐音频相关技术支持。曾获2021年第四届“丹尼奖”国际电子音乐比赛新技术新乐器发明组铜奖。参与编写《音频音乐与计算机的交融——音频音乐技术2》一书。
2 2 2 0 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