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舞台》中国区论坛回顾(二)

未来舞台 | 一个国际研究协作项目,在时刻联网的当下世界,为表演空间探索各种可能

2022年5月26日北京时间早上9:00,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哈佛大学metaLAB联合主办“后疫情时代,表演艺术再出发” 《未来舞台》中国区论坛,特别邀请19位国内表演艺术行业的活跃代表,共同探讨表演艺术的未来,帮助新一代表演艺术家的发展与成⻓,并为行业提供有价值、可参考、启发性的资讯与思维碰撞。

经过近六个小时的线上精彩讨论,大家表示怀念现场演出,但同时也需要推动线上剧场实践,表演艺术行业需要探索如何运用技术以及新运营模式去适应未来舞台。

今天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为您带来总共四个单元的论坛回顾,希望给广大读者提供在后疫情时代,表演艺术行业的全新视角。

#01
LIVE即LIFE!数字音乐赋能未来舞台




以下是施洁予部分发言回顾:

我们其实更多的工作是在做线下一些空间运营,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是一个剧场,这是我们公司真实运营的剧场。今天我身后的舞台完全空置,也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这个剧场往年基本可以做到80%以上的上座率,今年这几个月基本上都是空置的。所以我们也在讨论,这种类型的剧场空间在各种限制之下还能够怎样产生表演,能够跟观众近距离地接触,能把更多的艺术形式引进来。也在考虑在今年空档期我们要对这个剧场做一个提档升级。我们要应用哪些技术?如何把这个剧场做成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的剧场?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和北京当代艺术基金在去年我们合作的“少城之声·独立原生音乐季”。我所在的这个公司是在成都,成都的少城是在整个成都文化积淀很深的地方,在这个原生音乐季活动背景下,我们一共争取了来自16个国家的作品。


▲施洁予在少城剧场空间参与《未来舞台》中国区论坛网络会议

延伸感官体验 转变多重角色

“2021少城之声•独立原生音乐季”以“数字音乐”为定位,对项目进行了迭代升级,借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让音乐不再是一种听觉艺术,更是一种多重感官体验。我以前是做设计比赛的,工业设计、交互设计、视觉传达这些领域都是跨界的,都跟未来技术手段有关系,可以作为艺术的表演形式的支持。我们就把过去的一些经验代入到这个比赛,做了六个大项的作品征集,包括影像表演、交互装置、人工智能、延展实境、实时影像、新乐器。伴随着这些新技术的运用,表演者与受众之间的⻆色也在悄然改变。相较于传统线下表演模式,参赛作品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演出形式不再局限于舞台,而是可以利用即兴直播、沉浸式VR、实景空间打造等多种媒介载体与受众进行互动。于受众而言,新的表演方式跳脱了单向被动接收模式,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观众可实现与表演者的自由“对话”,他们既是“接收者”,也可以成为“参与者”。



聚焦城市文化 挖掘更优价值

为助力成都“三城三都”城市品牌打造,全新的音乐季以“跨时空对话”为主题,创新增设了“城市特别类”荣誉表彰,在开放探索表演呈现方式的同时聚焦城市文化发展。成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特别类鼓励更多优秀的创作者利用数字科技去反哺传统文化,用科技魅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以推动蓉城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致阿斯特鲁普”,城市特别类最佳作品。小号是挪威的尼尔斯·佩特·莫尔瓦,古筝是中国的音乐人常静,还有中国爵士音乐家李晓川。就像刚才王老师说的一样,这个作品想要完成的是三种音乐形式在线上叠加,由挪威音乐人先发起,以他的灵感为主线,再让中国的音乐家不断加入,大家都是即兴表演。但是从创意呈现出来的状态,我们就发现技术手段还是没有办法支持它。因为网络延时,没有办法同步,还有很多技术上的实际问题,导致这个很好的想法只能通过后期的录制和混音才能够做到这个效果,没有办法真正用线上的live形式实现。


▲论坛现场播放《致阿斯特鲁普》作品

探索全新模式 走进大众生活

优秀的征集作品激发了无限的创造力和活力,同时也对后疫情时代的实体产业园区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成都四大音乐产业园之一的少城视井,在如何挖掘实体产业价值上,还在进行更专业、更深层次的探索。2022年,少城视井将在园区开启音乐季优秀作品展演,让表演艺术不再是少数群体的“自我欣赏”,而是可以真正走进大众,把表演艺术融进生活,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享受。

面对媒介技术的革新和常态化疫情的冲击,“2021少城之声•独立原生音乐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和全新的探索。它是实体文创产业园在发展困境中寻找到的突破口,借助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音乐的传播载体和呈现形式。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全新的模式与线下舞台表演所带来的真实感无法比拟,但这些尝试与探索却为未来舞台表演形态带来了良好启发与全新视⻆。

#02
新时代娱乐想象和探索




以下是陈宏嘉部分发言回顾:

我们在探索用技术、科技来增加观众跟用户的体验,我们在做一些关于新时代娱乐想像。从人跟人、人跟场景、人跟技术、人跟内容IP交互四个方向来探讨。我举两三个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最近希望把各个重点朝代,一些中国历史文化古城里发生故事作为原创的开发点,形成华夏古城宇宙。像洛阳、陇西、广州,我们做成了一系列华夏古城。华夏古城里做的第一部叫《风起洛阳》。大唐盛世洛阳南市里的109坊,这个南市在横店用200人90天搭建了14700平米的空间,完整地呈现当时唐朝盛世洛阳的模样。我们用120人搭了65天,超过了5000平方米,做了一个架空场景,叫做不良井。这么多人力、物力去搭建出这样一个实景,包括服装道具,拍完一部剧之后怎么把这些东西保留下来?我们用激光3D的扫描方式把整个实景给数字化,变成数字资产,未来会用来拍其他的剧,其他的MV,会设计游戏,让大家能够像《我的世界Minecraft》(指一种游戏)一样,在里面搭建你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我们会把这些数字资产运用到VR传感电影,你戴着VR眼镜,看到的场景就是这些实景,摸到栏杆木头可能会给你碰触的感觉。服装道具也变成元宇宙的数字藏品,让大家收集。


▲不良井,gif,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在两年多前,疫情的时候做了虚拟制作的XR演唱会,结合了AR跟VR的概念。各位可以看到它真正拍摄的空间可能是比较大的摄影棚,但是它可以展现出来的舞台是超乎大家想象的,甚至你戴VR的话是360度的全景舞台。一个歌手虞书欣特别想要呈现的是人都是被牵线的娃娃,是牵线木偶。如果用真实舞台去呈现,估计花费非常巨大,所以通过XR模式直播,观众除了看之外也可以参与,是一个沉浸式的体验。


360度全景VR互动的电影,叫《杀死大明星》,获得了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VR故事片。简单来讲,你可以选择你要去哪一个房间看哪一个故事,听哪些人说话,从里面收集你的感知线索。影片最后会公布凶手,你可以去听各个场景发生的事情,也可以直接破案猜出谁是凶手。用户是很喜欢的。

我们一直很强调青年人的力量,做了很多携手青年人才共创的IP,来探索他们对文化与艺术的想象,变成更大IP的孵化。比如我们在乌镇戏剧节做的青年竞演,有三百多个高校的话剧社,一层一层竞演,最后会搬上乌镇戏剧节的舞台,当然我们也会去发掘好的IP。很多年轻写手、编剧写的作品,我们有云腾计划帮他影视化、IP化;我们跟北京电影学院已经做了好几年基金的孵化计划“擎光者”,帮助在校的或毕业的学生递交他们写的作品。


我们以IP内容为主,通过科技来打造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同时延续构建新的数字资产,未来让人能够在虚拟空间里架构自己的想象世界。我们会真正透过内容、兴趣、爱好来产生共鸣,把有共鸣的用户集合起来,形成新的圈子,大家在里面探讨共同喜欢的作品,用新的模式,虚拟人或元宇宙的模式来创作,这就是我们对下一代精神⻝粮的想象。

#03
冬奥会开幕式的技术创新




以下是王志鸥部分发言回顾:

我们团队叫黑弓,取之于中国神话故事《后羿射日》。我们一直聚焦于科技艺术多维连接,做过很多国家大型文化事件,和一些实景演出项目,我们和很多科技公司也做了很多线下的数字体验馆。团队100多人,有建筑师、雕塑艺术家、导演、编剧、全电影流程的动画团队,我们也有好几个视效设计工作室,是一个跨媒体、跨界的创作机构。这几年我们发现沉浸演绎、科技美学这两个概念特别火爆,我们在这个领域中深耕了几十年,跟很多艺术类院校也开展了实验室和课程的合作。

今天分享一个案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个项目是张艺谋总导演和我们几位主创,如果从筹备2018年平昌闭幕式“北京8分钟”的接旗算起,历时有5年多了。整个项目,从美学表达、数字工程方面有很多的创新。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当下的中国文化,我们跟张艺谋总导演不停研究,最后大家看到的是以数字科技为载体,每个节目都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冰雪五环》这个节目,总导演提了一个要求,希望⻩河之水里每一帧画面都是跟中国的山水画一样,所以每一帧我们都在寻找吻合的意境。我们找了很多人工智能算法的科学家,后续特效、设计师也做了很多专项的功课。用32个激光在⻦巢场地“接力”做了全球首创的五面体裸眼3D“冰块”,用冰面雕刻和水墨人形动画在立方呈现了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回顾。每个人形每秒五十多张画面,每一个画面要用激光点完全勾勒出来,一分多钟可能要用几千张画面追踪整个人形。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后来我们开发了一套程序,把动态三维里面的激光点转化为点位信息,跟激光灯同步。这个画面是数字模拟做到仿真级别,跟现场最后转播出来的画面达到一比一,这个难度是巨大的。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冰雪五环》节目现场

开幕式里运用了很多最新技术。北影的实时互动技术为和平鸽这个节目做到创新。这个节目最后还有8天的时候,导演做了一个减法,整个画面是纯粹小朋友实时互动表演。现场有几台摄像机捕捉小朋友点位信息,用实时运算的方式,地面上就是跟他们互动的星星雪花,纯粹的美感和小朋友天真烂漫的表演也成为了记忆点。冬奥会开幕式从科技、美学到最后的表达,有一个美学和技术研发的过程。



这次冬奥会开幕式也是奥运历史上最大一次数字工程的创新,2022北京冬奥开幕式上的视效画质达到全球顶尖的16K水准,视频帧率达每秒50帧,成片数据量约2T,涵盖15个流程环节,渲染时⻓约2430机时。全数字化在开幕式项目上的精密程度,创新和迭代深度是非常难的。

冬奥会之后,黑弓团队正忙于“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项目,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1+3+8”标志性项目建设体系中的引领性、标杆性工程,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由无名英雄、血火洗礼、伟大转折、砥砺征途、胜利丰碑组成的“三馆两剧场”和新时代新长征展厅及飞行影院7个部分构成。我希望以科技美学讲述中国文化之美。



*若无特别标注,所有图片均由嘉宾提供

以上是《未来舞台》中国区论坛第二单元回顾,前往公众号继续阅读剩下两个单元的内容:“心历其境2.0:观演与虚实之间的距离”、“表演艺术在发生:重塑表演艺术筹资模式”。感谢您的关注!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问卷调查获取《未来舞台》中国区论坛全部嘉宾发言速记:


2 2 2 0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