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丹:由阳台通往人类未来

新声 NEW VOICE

支持青年人才,为新的梦想共声

由40位伯乐举荐十大创意领域的40位潜力新锐。

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财新视听、CX创意联合发起的《新声——中国新生代艺术家推新计划》,旨在支持青年人才,为新的梦想共声。

我们邀请来自艺术、设计、电影、建筑、思想、文学出版、舞蹈、戏剧、音乐、美育等领域的专家伯乐,推荐他们最注目的年轻创作者。他们或因奇思妙想、大胆突破而醒目,或有着拔群的锐气、睿智,或凸显出某种当下罕有的质地。他们的成长路径和个性化选择亦可折射时代的特征,他们的先锋、原创、个性,代表了BCAF一贯支持的真实思想表达与多元对话空间的理念。

新锐创作者将获得BCAF及财新传媒各渠道、全网传播的推广合作,也将优先获得国际交流、创作资助、艺术驻留的机会。

第一季10位新锐的深度访谈文章、人物纪录短片自2022年7月8日起,在每周五20:00持续发布。

新声 NEW VOICE第一季第八期 |
邢丹(策展人)


▲ 邢丹,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阳台花草间蝴蝶穿梭,奇亚籽植被衣服上小虫飞舞,面包虫在盒子里蠕动,各种生命以自己的速度成长、蜕变;土豆、草莓、蕨类……每个植物品种的浇水频率和光照要求都不一样。《勇敢者的阳台》是一个活的艺术展,“大阳台”的创造者、策展人邢丹制作了极为详细的展览维护手册,仿佛一位实验室里的疯狂科学家。

这是邢丹的策展作品,获得了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年度策展人大奖。过去6年里,她做过展览执行、展览统筹、策展助理、单元策展人,今天的这个独立策展作品“更像是一个起点,梳理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感兴趣的内容。”生态艺术是她的最热爱的领域,能实现她想做的全方位的策展叙事逻辑。阳台,是人们在有限空间里创造性生存的一个范例,投射到未来就是:怎么在有限条件下,努力地为未来生态找寻解决问题的框架,打开想象。

“电磁波是通过空气传播,很多做生态方向的声音艺术家,一直监听城市中的动物声音来反映城市变化……西澳大利亚的加里亚诺做植物感知的测试,发现含羞草从高处坠落数次后就不闭合了,说明它给自己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个高度不足以对我造成伤害……”坐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下的咖啡馆,她语速加快,眼里闪着光。“生态”是我们3个小时聊天里出现最多的词语。邢丹在自己的三亩地耕耘不止,持续搭建自己近年来在生态环境艺术的积累。

不断汲取身边营养来构造自己的理论生态之以外,邢丹的根深扎于改变:“我们需要新的叙事和体验方式重新理解我们周边的力量。”


快问快答


Q: 现在在哪里?生活受疫情影响大么?怎么调节的?
A:
现在常住北京,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幸好很多策展的工作可以安排线上进行。

Q:你觉得当下最亟需改变的人类社会现状是什么?
A:
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提高效率的同时,让我们越来越缺少与当下生活的连接和体悟。我们是否能够对身边世界保持敏感,用心寻找其中内在的品质和看待事物的新角度。

Q:你从事的职业能够有助改变这个现状吗?
A:
我相信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但不一定可以去改变。改变不是一个职业或某个人的事情,我们需要新的叙事和体验方式重新理解我们周边的力量,审美、故事和伦理交织的社会场域和文化生产的方式需要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思考和行为之中。

Q:你最想改变的个人现状是什么?
A:
希望可以别被过多琐事牵绊,能够在自己的兴趣和研究中不断地深入。

Q:你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A:
师长、朋友、书籍文献、网络,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体验和观察。

Q:你的童年震撼和缺憾是什么?
A:
没有尽情地玩,去尝试更多的东西。

Q:你的什么喜好会导致你与多数同辈人玩不到一块儿?
A:
这倒是不会,生活和时代的发展本身构成我们思考和实验的场域。

Q:你第一次挣钱是做什么事?
A:
小学五年级暑假和小朋友参与活动卖矿泉水瓶。

Q:你现在的职业有多大程度是谋生?如不必考虑生存,你的创作/工作会与现在有何不同?
A:
比较幸运在谋生的同时,有机会做展览和研究的工作,在工作中也同时学到了很多。不考虑生存的话,会完成更多自己的命题和研究。

Q:你睡前刷多久手机?有被某种意识裹挟的时候吗?
A:
半个小时左右吧,当然信息时代很多时候都会被某种意识裹挟,自知却无力逃脱。

Q:去年最高兴的事?
A:
最高兴的事儿应该是获得HBP奖项,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展览,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很多导师的指导,和优秀的青年策展人交流学习。

#01
未来的人类阳台



▲ 邢丹摄于望京南湖渠社区,拍摄时间分别为2016年冬(上图)和2021年(下两张图),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B:用阳台作为展览叙事的切口,很贴近生活。是怎么选择了阳台?

邢丹:
当时想到了阳台觉得很兴奋,阳台虽小,但每个人都在进行最大的智慧输出和创造,本身就特别有生命力。阳台也是一个过渡空间:室内的人们在向外延展,室外的阳光也会进来供阳台上的植物或者动物去生长。阳台其实就是特别契合当下的话题 — 怎么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地为未来生态找寻解决问题的框架,打开想象。

前期调研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在阳台中进行最多的四种行为:一是种花种草,特别是疫情爆发的时候。好多人问我是不是因为疫情策划了这个展览,其实我在2016年就开始调研,只是阳台叙事在疫情背景下与大众更有共鸣。

再来就是大家会把旧的材料重新改造赋予功能;还会在阳台上晾晒腊肉,做泡菜 —— 科学家说泡菜坛子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生化反应器,我们日常就在与微生物一起制造食物,进行营养的转换。疫情的时候我们还会在阳台上抽烟或者发呆,仰望一下天空。这些都是大众在阳台上进行最多的行为。去年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比赛的主题是“颠覆未来”,我担心展览做得离我们日常生活特别遥远,也想找到一个元素可以连接我们现在和未来。阳台在这里就像一个通道。

如果未来人以阳台作为实验室,还会进行这四种行为么?可能是同样的花园种植,但是他们会与这些微生物协作,搭建一个混生的生态系统;同样是仰望星空,他们是不是在更高的技术背景下去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呢?或者是新的技术背景下进行这些食物营养转换?这些都是我的策展叙事线索。

B:具体怎样让大众领会到这样的策展逻辑?

邢丹:
现场的空间动线首先从一个充满日常生活感的阳台景观引入,之后进入第一个单元“营养转换者”,我们熟悉的厨房和餐厅的温暖氛围回应着阳台的主题;接着进入“花园种植者”单元,犹如机器与植物生命混交的花园景观。“仰望星空者”则是一个夜晚屋顶露台般的静谧空间,在这个单元中,从对地球的回望,接收来自外太空卫星信号,到想象火星上的生命,再到倾听遥远星球的音乐,四件作品构成了一个通过人类技术对星际的想象过程。“材料制造者”让我们从浩瀚宇宙回到了生活空间,艺术家在一个犹如实验室的空间中探索未来的材料图景。从现实到想象,从微观到宏观,一切都发生在技术和社会关系所交织的后人类阳台之上。


▲ 邱宇,《将去何处》(2022),图片来源: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这次编排也离不开导师们的指导,曹斐老师建议社区种植用的马桶就应该直接跟大爷借过来,它在生活空间中是一个样子,在展览现场的确是有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后来我们也发起了阳台行为线上的征集,真的收集到了好多内容,一些种植的、阳台故事的、堆肥的,拍摄记录鸟类繁育的,各种各样阳台的行为,他们丰富了整个展览的叙事。

B:你怎么理解展览中的生命力?展览面向公众以后,它的生命力有什么新进化?

邢丹:
其实这就是我们如何理解自然 —— 自然不是供我们利用的资源,而是我们本身就与他们这些非人的生命的相互作用,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组成这个环境。

展览开幕后,一方面现场植物的生长,每天都不一样,让我切身感到了生命的变化;另一方面观众反馈的感受和他们各自看待这个展览和对作品的丰富解读,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也是一种生命力。


▲ 达莎·察彭科《植物皮草》上的奇亚籽嫩芽,需要工作人员定时浇水、收割。图片来源:郑若楠


B:你过去参与的策展项目都有与观众强互动的环节,强互动是展览的必然趋势么?强互动、沉浸式的下一步,展览会往什么方向走?

邢丹:
展览不是为了互动而互动,也不是为了那种感官的沉浸而沉浸,这些场景都是为叙事服务的,互动只是展览的一种方式。如果你的叙事节奏到了这个地方需要互动,那肯定得有互动,而比如说这个展览中仰望星空的环节,没有必要去干扰到这种静谧感,这个地方可能就不需要互动。就像是一种催眠过程,调动自己的身体和感官系统,去寻求一种对当今人与万物关系的新看法。这是叙事上的沉浸,并不是说我搭一个沉浸场,从感官上让人觉得这是沉浸空间,真正好的展览是需要把观众代入到一种叙事,让他们真正地进入到策展人给他们编织的情境中去。

#02
艺术与科技的双向刺激




▲ 梁文华,《基因汤》,2018,装置。因为疫情运输的问题,作品在北京从零制作,本次展览中有一半是在中国首展的艺术品,几乎每件作品的呈现都需要和艺术家紧密共创,特别是《基因汤》这件作品,图片来源: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B:参展艺术家的国家、年龄跨度大,和他们合作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么?

邢丹:
本次的参展艺术家中,大部分是自己关注了很久的,对他们一直以来的创作也都比较了解,有幸通过展览筹备过程中的反复沟通,跟艺术家们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收获。国内外的艺术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研究领域中对同一话题进行着回应,给了我们很丰富的想象空间。来自不同的地域甚至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技术和生态进行着各自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我希望这个展览在某种程度能够呈现“阳台”概念下技术、文化与时代的多元性,这里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阳台,而是站在人类的这个“阳台”之上的想象视野。

因为展览筹备期间的特殊状况和条件限制,跟艺术家沟通合作比以往也会更加频繁。印象比较深的是跟梁绍基老师的沟通,他的专注和敬业对我影响很深,我们大年三十还在核对作品落地和展览细节,沟通中他回微信基本是凌晨两点、四点,我发现梁老师跟蚕保持着同样的作息。因为他在创作的时候要尊重“蚕性”,引导蚕的吐丝路径,与自己共同创作。今年的气候反常也影响了蚕季,蚕在当下环境中的生存忍耐,与人类的境遇又一次契合。

另外印象深的是作品《植物皮草》的呈现。达莎是一位乌克兰艺术家,受当时疫情与所在环境的影响,作品的落地就更加困难,经过多次探讨,她依然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呈现方案,当作品的嫩芽第一次破壳而出时,整个布展团队都十分激动,也切身感受到了一种生长的力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对我来说是一种独特的策展经历。


▲ 梁绍基,《8字谜》(2009),《弄方成圆,弄圆成方》(2015-2021),图片来源: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 达莎·察彭科,《植物皮草》,2020,装置,图片来源: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B:接下来还有更多公共教育方面的互动么?

邢丹:
之前已经举办了两场线下论坛:“从阳台出发——想象技术、社会与未来生态”、和“勇敢者的姿态——探讨技术、生态与艺术实践”。接下来会跟艺术家徐超凡一起合作《都市微菜园》作品的工作坊,号召参与者与艺术家一起用厨余垃圾制作自己的花盆。另外也在筹备展览的第三场线上论坛,会邀请达莎、基因组美食中心等艺术家进行各自的研究领域。


▲ 徐超凡,《都市微菜园》,2021,装置。艺术家用生活废料加工而成的可再生花盆,不仅能种植物,花盆还会在土壤中逐渐分解成可供植物生长的养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图片来源:郑若楠


B:策展人与艺术家合作,今后会是什么样的趋势呢?

邢丹:
展览本身就是策展人与艺术家共同完成的作品,策展人的职业应该从多元的学科背景中去产生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甚至有时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策展。

特别是现在艺术与科技的创作,不是艺术家一个人的工作,越来越多的跨界,和不同研究背景的团队合作,有些甚至是以项目组织形式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协作。不同学科背景的创作者进行的碰撞,甚至用到了一些更强大的技术设备,也给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是艺术与科技一种趋势。

像基因美食中心这个团队里面有艺术家、设计师、生物学家,还有试图去复原灭绝物种的科学家,对我们的日常发起一些伦理挑战。你看这件作品虽然是布置成特别温馨的晚宴,但是观众坐在里面会看到这些灭绝的动物,也会看到基因组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要复原它?我们复原它之后怎么对待它?像这次选择的渡渡鸟和旅鸽,都是被人类吃灭绝的。


▲ 基因组美食中心,《“复活”晚宴》,2018(项目仍进行中),混合媒介,图片来源: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B:这是真在进行的基因实验,还是一个虚构的设想?

邢丹:
它也在实验,但实验的同时也是向我们发起问题。如果真的实验复活了,渡渡鸟应该是圈养还是野生?我们还要继续吃它吗?这种问题让大家进行一些反思。在复活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渡渡鸟真的特别好吃,他们又提了一个更直接的问题:渡渡鸟真的好吃的话,是不是我们只复活肉就好了?基因组美食中心借用艺术手段向公众发问,这些艺术作品想法都会挑战现实,推动现实的改变。

#03
策展人之梦:跳出白盒




▲ 《勇敢者的阳台》展览现场,图片来源: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提供


B:最早对策展人这个职业的认知是什么样的?在学校的理解、经历和毕业以后策展有什么不同?

邢丹:
策展人这个职业特别多元,在最前期的时候,因为你要有整体的世界观、主题和叙事,有点像编剧;然后就是导演的工作,作品的落位、艺术家的邀请、整体空间的逻辑这些,再就是制片的工作,现场的搭建、施工、协调和运维。学校里学习的更多是知识和别人的经验,展览实践需要的是独特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有某一个展览让你坚定了做策展人这个梦想么?

邢丹:
很多策展人老师或策展人朋友都给我过帮助,印象较深的是张尕老师策划的《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那个展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我来说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逐渐开始关注艺术与科技领域。

B:2016年开始,在从事策展工作6年里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

邢丹:
这6年的工作也不仅仅有策展,还穿插了很多的项目。我参与了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的统筹,对策展的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作为751国际设计节“超级链接”的单元策展人,期间还参与了很多艺术与科技方向的策展和实施工作。《勇敢者的阳台》这个展览让我坚定了策展的方向,同时也意识到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积累。

B:对于艺术圈里面更新换代的现象怎么看?

邢丹:
不同时代的艺术家生长的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别,面对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正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艺术家具有时代的整体特征,但一代艺术家所反映的也不是单一特征,而都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这种时代变化之间有着明显的关注问题、研究方法和创作语言上的差别,同时也伴随着技术工具上的革新,但是其基本问题没有改变,都是对各自时代和文化的一种个体的独特回应。

B:如果不考虑预算,你的终极梦想策展会在哪里?会包含哪些艺术家的作品?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

邢丹:
艺术不仅是在“白盒子”中发生,也应该进入社会现场。现在没办法回答的这么具体,不同的空间都有它的场域特征,我们要构建一个与它对话的方法,我想可能是在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吧,可能是在太空上,在山谷中,也可能是在我们熟悉的市场或卧室里...


采写/郑若楠
编辑/舒适波工作室




2 2 2 0 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