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美育论坛活动实录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寄城镇乡野”——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乡野占据了广袤的面积,是许许多多孩子的扎根之所。即便他们长大后从这里走向世界,家乡总还是心底最柔软的地方。2023年2月24日,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联合乡村儿童美育网络、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益教室及一善儿童书店,邀请乡村儿童美育的各位专家一同探讨了,何为有“根”的乡村美育。
▲ 嘉宾合影:音乐人莫西子诗,益教室创始人、编剧、导演周炅,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胡斐,“蒲公英行动”社会推广部负责人朱健,《栩栩多多》编辑总监周志轶,打击乐演奏家蒋智杰,ANOBO教育研发团队创始人燕柏彤,中央芭蕾舞团中芭艺蕾教务主管胡甜甜,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讲师易雨潇,新艺动创始人龚瑜
#01
每当提起乡村,它似乎总是以受助者的姿态出现,需要在教育进度上拼命追赶城市的步伐。或许在所谓的“主科”教学上的确如此,但在美育方面,乡村其实有着丰富的、得天独厚的民俗资源,只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将它的魅力展现给孩子们。而以此为切入点,不仅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更能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树立起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身居一线的三位老师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与我们分享了她们如何巧用当地民俗的教学故事:
1.“打年兽”
河南光明小学的董红霞老师,以“打年兽”这一过年时的传统习俗为题材,带领孩子们用田地里随处可见的材料(芦苇、树皮、玉米须),进行了手工创作。他们从二维的平面图形,逐渐过渡到半立体的浮雕,最终合作完成了三维的立体结构。孩子们太过沉浸其中,甚至连下课铃响都没有听到。
▲ 浮雕版打年兽 ©️董红霞
董老师现在都记得她宣布下课时孩子们的眼神,是那么地不舍。于是她说:“你们去吃饭吧!我不锁门等着你们,行吗?”结果最后的学生还没离开,最先去吃饭的孩子已经从食堂回来了,又投入了作品的创作中,直到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教室。
▲孩子们在专注地作画 ©️董红霞
“我在这所学校任教八年,从没见孩子们这么积极过。而当作品在学校展出时,得到了全校老师孩子的关注。很多小朋友都被深深吸引了;他们会新奇地问:‘这不是树皮吗?这不是芦苇吗?这么常见的材料也可以用来做美术创作哦。’”他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能化身为美的使者。
2.苗族木鼓舞
贵州雷山县的侯娟秀老师,则利用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来激发他们对木鼓舞的兴趣。她告诉孩子们,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兄妹,有天劳作累了,在树下休息。这时,他们听到啄木鸟咚咚咚的啄虫声,觉得很有节奏,便把那棵树砍下来,牛皮封在两头,做成了木鼓。苗族人不仅11月庆丰收之时会学女娲的样子跳舞,乌流村十三年一次的古藏节,更是会用木鼓进行特有的祭祖仪式。
▲ 侯娟秀老师在进行示范
之后,她便带领孩子们进行各种节奏的探索:单击、双击、单双联合敲打……慢慢发展为边敲边跳:采花舞、采茶舞;她还跟孩子们讲:听说蝴蝶妈妈睡在木鼓里面呢!了解木鼓舞的有趣渊源后,孩子们参与其中时觉得格外有趣,下课时还会迫切地问:“老师,你下次什么时候来教我们呢?”
3.《二桃杀三士》
▲ 孩子们在教室排练 ©️杨宇
河北滦平县的杨宇老师,不仅扎根本土文化,还带领孩子们“走出去”,代表全国唯一一所乡村学校社团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排练的过程中,杨老师发现乡村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便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令其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的情感。慢慢地,孩子们从第一节课上比较腼腆和羞涩的状态,逐渐打开心扉,在课上争先恐后地模仿、表演、创编;从以前课上只知道打闹取笑,变为整个班级都相互认同、取长补短。
▲ 孩子们饰演《二桃杀三士》中的士兵和国君©️杨宇
《二桃杀三士》便是他们根据历史典故进行创编后的剧目。从人民艺术剧院回来后,孩子们内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所有参演的孩子都明显变得更加自信,也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加入其中。后来,学校戏剧剧目也从书本上现成的故事向外拓展:孩子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场景和当地的长城故事,进行创意改编,丰富社团剧目的同时,也宣传了家乡文化。
▲ 上台正式表演《二桃杀三士》©️杨宇
▲ 朱健发言
正如“蒲公英行动”社会推广部负责人朱健老师所说,个人文化认同是乡村美育中很关键的一点。要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文化是非常美丽的,是值得去传承和发扬的。而趣味民俗教学,无疑是联结孩子与脚下土地、开启他们美学认知最合适,也最有当地特色的方法,是一线教师心目中,乡村儿童美育的“根”。
#02
▲ 周炅和莫西子诗对谈
乡村美育的在地实践者们分享过她们的一线经验后,益教室创始人周炅老师,以及音乐人莫西子诗老师又从艺术家与创作者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在日本桥边音乐节独特的体验与直观的感受。在他们看来,美育应该从底层、从民间自发地做起,大家互相种下种子、相互影响,慢慢成长为茂密的参天大树。
周炅:“我和莫西去日本参加当地的桥边音乐节,那是在丰田县的一个乡村里。音乐节规模特别大,但从策划到设计全是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而且真的呈现出了美育教育的三个层次:视觉审美、情趣审美和最高层次的情感审美。”
▲ 夜晚大家席地而坐,倾听民乐 ©️無南WUVNEN品牌创始人伊德尔
“因为来的都是世界各地的人,晚上我跟莫西子诗串了很多场子,比较自由,比如跟人家交换乐器、跟世界各地的人在一起交流。那种感受就是我们艺术教育最终应该达到的目标。那天我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舒适。所以晚上在东京塔我跟莫西子诗讲,我们回去还是要把这件事做得更大,但他说不要做那么大,这件事要大家一起去做。你把一个小的做好了,大家就做好了。”
莫西子诗:“日本政府对艺术节、音乐节的资助力度不是那么大,都是民众自发发起的,当地人自己去安装设备、装置,舞台都是他们自己搭建的。但我们发现好的一点是,它是全民参与:老人、小孩,甚至还有推着轮椅的,让人感觉很亲民。我发现现在很多音乐节、艺术节都是少部分人参与,甚至有些人只冲着一个人去,看了就走了,而非在这个节日里去吸收内容或知识。我觉得如果这样亲民化的内容能在咱们这边发散开来,比如今天在座的各位每人发起一个类似的活动,就会有更多的内容遍地开花,形成更良性的发展。”
▲在充满民族气息的布景中弹唱 ©️無南WUVNEN品牌创始人伊德尔
“为什么这些活动重要呢?为什么觉得它好?因为它很有根,跟当地民俗、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当时有个乐队敲大鼓,都没有话筒,就在人群里敲,特别震撼。他们走在人群里,是当地传统的艺人,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好。”
▲ 彝族老人 ©️Raphael Bick
“我来自四川大凉山,大凉山也有很多民间传统艺术家,在大家眼里可能不叫艺术家,更多是很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技艺一直在流失,因为大家不怎么重视,而且这些传统的艺人不知道怎么去教授,还是以老的方式口口相传。但如果有年轻人,把这个专业学好后更系统地教授小朋友,再加上好的平台去展示,就能更好地传承和传播。”莫西子诗说。
周炅补充道:“我们开展的艺术教育不是希望孩子们成为艺术家,而仅仅是借用美术、舞蹈、音乐、戏剧和电影的形式,让他们感受到审美。无论什么学科,只要他们感受到亲情、友情、爱情,感受到美,自信、阳光,然后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在乡村开展音乐教育到底有没有什么资源?乡村本土资源,我们甚至什么乐器都不要,开展音乐教育,通过现场身体、桌子,手拿任何一个东西就能做成音乐。”
乡村美育的根在民间,而非官方;自下而上,从底层做起,让一条条溪流汇聚成“自然流淌”的全民情感抒发与艺术表达。这,便是周炅与莫西子诗最大的体悟。
#03
▲ 从左至右分别为:杨婷、蒋智杰、胡甜甜、易雨潇、周炅
提升孩子们对美学的感知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固然重要,但疗愈他们的心灵、锻炼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却是乡村儿童美育更隐形,也更艰巨的责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许多留守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不懂得如何向他人表达爱意、分享自己的感受。而艺术以一种含蓄的形式,为他们封闭的内心提供了一扇窗:一扇抒发自我、与世界联结的窗。
▲ 小女孩在专注地编织路边的小草 ©️易雨潇
中央芭蕾舞团中芭艺蕾教务主管胡甜甜老师,便分享了她们前往河北滦平县为孩子们普及芭蕾时的经历。为了拉近孩子们与芭蕾的距离,她们教给孩子们一些哑剧肢体手势,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日常对话也可以用芭蕾的形式展现。比如,一只手环绕面颊,便代表“漂亮”;两只手在身侧稍稍展开、双脚交叉半蹲,便代表“谢谢”。如果见到妈妈或姥姥,便可用芭蕾的手势表达:“你很漂亮”,而对方则同样可以用芭蕾表示:“谢谢宝贝”。
▲ 胡甜甜示范哑剧肢体
又比如,芭蕾当中的五位手,其实和伸懒腰的姿势很像: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起床就开始跳芭蕾啦。这些生动的例子,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因此觉得芭蕾不再遥远。据周炅老师说,后来这群腼腆的孩子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变得侃侃而谈、十分“话痨”。他们拥有了敢于表达的勇气,而这些,都是艺术教育带给他们的。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讲师易雨潇,则以动画片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渴望与理想表达出来。以前她总有种刻板印象,觉得小孩子应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的画作也应该是阳光明媚、五彩缤纷的。事实上,孩子们常常出乎她的意料。
▲ 黄青青的画 ©️易雨潇
“有位叫黄青青的同学,她画作上的小女孩有一双翅膀,衣服上写着理想,但她的眼睛却在流泪;旁边有只和她衣服一样颜色的小蝴蝶。虽然画面里有太阳,有柳树,但小女孩其实很悲观,她觉得自己被束缚住了,特别希望能成为这样一只蝴蝶,飞往更高的天空。”
▲ 反映亲子关系的画作 ©️易雨潇
“又比如,有个小男孩画他做的梦。他梦见一个叫陈梓潼的家伙,学习很差;他爸变身成一个怪物,拿着狼牙棒追着他打,然后把他打死了。虽然他讲的时候特别兴奋,但其实我觉得他内心有点痛苦,他在隐藏自己对于学习和家长的恐惧。孩子们可能通过夸张隐喻的方式将自己心灵密码编排在画作中,由此去排解内心的情感。”
▲ 孩子们画的山野怪物志 ©️易雨潇
在和孩子们一起创作的过程中,易雨潇会巧妙地给孩子们提一些小建议,让他们看到更多可能性,不要走进思想的死胡同。当一些小孩讲出特别恐怖的结局,或者编织跟死亡有关的故事时,她会插一句:“也许他没死,坐着飞机去天堂了”;孩子想一想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所以在她看来,动画有着互动的优势,是一个与孩子们交流非常自然的切口,可以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回应。
打击乐演奏家蒋智杰老师也非常强调乡村教师的引导作用。他说,现在很多老师的问题反而是“专业性太强”,没有深入浅出、手把手地带领孩子们感知学科的魅力。“表演是带出来的。表演靠感知,感知的过程很长,音乐也是一样。抑扬顿挫、节奏感等等,其实很早就刻在孩子们身体里了,只是我们没有调动出来。”
▲ 青青、小丽、翠翠 ©️易雨潇
在这一轮圆桌会议上,各位老师一致达成了共识:无论哪个学科,音乐、美术、戏剧或是舞蹈,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们的感受和表达能力。比起孩子们画得多像,他们如何观察、看待这个世界才是更重要的,艺术只是沟通的媒介。一个孩子慢慢变得自信、善于思考、有创造力,便是艺术带给他/她最好的礼物。
#04
▲ 儿童雕塑乐园
在探讨过乡村儿童美育几种不同的“根”后,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胡斐,以及《栩栩多多》编辑总监周志轶老师,给大家展示了儿童友好空间的多种可能性。在她们看来,“儿童友好”就是让儿童平等地加入讨论、有表达的空间;而“空间”则不一定局限于地理层面,可以是心灵上的空间,比如一种氛围感或是记忆。
▲ 从左至右:周志轶、胡斐、龚瑜
胡斐秘书长将儿童友好空间分为了四种境界。1.0版本是根据大人的意愿或想象为儿童建造一个空间;2.0是让儿童参与其中;3.0是儿童主理;而最后的4.0版本,“我们希望不再有城乡的概念,孩子就是孩子,只是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而已”。
▲ 用梯子和画作搭建的走廊 用晾衣竿和床单制作的小帐篷 ©️BCAF
2.0版本的“儿童参与空间”,胡斐以建筑事务工作室“一本造”的建筑夏令营为例。“乡村最常见的是梯子,所以他们用梯子带着孩子一起做了个走廊,不论下雨还是晴天都非常漂亮,梯子上都是孩子们用透明纸画的画。有一年晚上的嘉年华,也是用乡村很常见的晾衣服的竹竿、家里的床单,再加上孩子们画的画,最后做成这样的小帐篷。”
▲ 雨水管做成的乐器/建筑空间©️BCAF
“这个我也特别喜欢,这是在另外一个县的中心。这个县的很多孩子家长在雨水管工厂打工,应该是老乡带老乡。孩子对父母做的工作不是特别了解,不知道雨水管是什么。于是当时有两个音乐家,和孩子们一起把雨水管做成乐器。这个乐器可以打击,也可以出一些旋律,音乐人便带着他们一起创作音乐作品,将建筑与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至于3.0版本的“儿童主理空间”,胡斐则提到了成都A4美术馆的一个儿童策展项目。“有一群孩子甚至塑造了一个自己的国家,叫嘎嘎国,那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旗,甚至有自己的护照和货币,这就是几个孩子一起自发完成的策划展览。我觉得是(成人)往后退了一步,又往后退了一步。”
▲ “一滴水一世界”的沉浸式展览,200平米空间全是小朋友的画 ©️ANOBO
这其实和ANOBO教育研发团队创始人燕柏彤策划的儿童巡展有异曲同工之妙。ANOBO的展通过多媒体交互科技,整个空间沉浸式展现小朋友的画作,让孩子们走进自己的画中,成为自己的画中人。整个项目都在传递这样一个讯息:你们的想法非常重要,值得被放大,被更多人看到。
▲ 燕柏彤发言
胡斐秘书长展望了4.0版本,即儿童参与式的大地艺术之后,周志轶老师则从儿童杂志《栩栩多多》的角度,分享了关于儿童友好空间的报道,以及活动所在地一善书店的设计过程。
▲ 小朋友们在百草园里种植 ©️栩栩多多
其中一个报道,是关于上海杨浦区鞍山四村第三小区的社区小花园——百草园的故事。采访的主角,15岁的桂凯琳同学参与到社区共建中已有5年的时间。从花园的设计规划、采集种子、培育小苗到浇水施肥,她亲自见证和参与了全过程。在设计百草园的工作坊中,孩子们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绘制规划图。最后结合小区土壤和光照条件,他们对百草园进行了分区,有香草园、螺旋花园、锁孔菜园等。
▲ 小朋友们用画笔齐心设计百草园 ©️栩栩多多
“我当时问到在这个花园里种什么植物,这个小朋友非常自信,脱口而出的都不是熟悉常见的名词。她说他们种的是当地本土的野生植物,像老鸭柿、南苜蓿、胡枝子、益母草等。除了花园的日常管理外,作为志愿者,他们还会做一些社区宣传活动,普及植物知识,制作植物书签和标签。我们把这个报道放在2021年6月刊中,当时有很多小朋友觉得非常受益,跟他们的父母分享,提议他们的小区也可以做这样的社区花园。”
▲ 夏天打开窗,书店与自然相连
至于一善书店的设计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儿童友好”的原则。《栩栩多多》编辑部用平时惯常的手法,采访收集了50个孩子对于书店的想法,并反馈给了建筑师与设计师,希望他们能以孩子的需求为出发点,将其融进设计的过程中。其中一位十岁的小女孩说道,“我喜欢很柔软的书页,翻来翻去、哗啦呼啦,好像翻着一朵云。书店里要是藏着一朵云就好了。”而另一位五岁的孩子则表示,“书店的桌子都太高了,我只能坐在台阶上。希望书桌矮一点,椅子矮一点。”
▲ 桦木墙裙让空间变得温暖柔和,低矮的木质书桌适合儿童身高
而设计师们也的确这么做了。阅览室的书架高度非常低矮,幼儿也能轻松取阅;整个书店的色调和家具的形状非常柔和,软软的,像朵云。小朋友最喜欢的部分是长廊,他们在这里来回跑动;秘密基地则提供一处沉静的空间,适合放空大脑或者冥想。一米美术馆的主角是孩子们的作品,或是儿童相关的艺术家作品;庭院里则种着两颗大树,把书店空间延伸到自然当中。
#05
乡村儿童美育关乎民俗的传承、美学的感知、情感的抒发,但更重要的是,它帮助孩子们成为更快乐、更健康的人,是一份无价的礼物。研讨会的最后,莫西子诗老师搬来了他的吉他,先是为我们演唱了带有淡淡乡愁的美式民谣,又带领大家一句一句清唱了彝族民族歌曲。在微暗的灯光和温馨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艺术和音乐这件美好的礼物。
▲ 嘉宾合影:音乐人莫西子诗,益教室创始人、编剧、导演周炅,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胡斐,“蒲公英行动”社会推广部负责人朱健,《栩栩多多》编辑总监周志轶,打击乐演奏家蒋智杰,ANOBO教育研发团队创始人燕柏彤,中央芭蕾舞团中芭艺蕾教务主管胡甜甜,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讲师易雨潇,新艺动创始人龚瑜
#01
立足民俗:发现家乡之美
每当提起乡村,它似乎总是以受助者的姿态出现,需要在教育进度上拼命追赶城市的步伐。或许在所谓的“主科”教学上的确如此,但在美育方面,乡村其实有着丰富的、得天独厚的民俗资源,只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将它的魅力展现给孩子们。而以此为切入点,不仅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更能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树立起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身居一线的三位老师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与我们分享了她们如何巧用当地民俗的教学故事:
1.“打年兽”
河南光明小学的董红霞老师,以“打年兽”这一过年时的传统习俗为题材,带领孩子们用田地里随处可见的材料(芦苇、树皮、玉米须),进行了手工创作。他们从二维的平面图形,逐渐过渡到半立体的浮雕,最终合作完成了三维的立体结构。孩子们太过沉浸其中,甚至连下课铃响都没有听到。
▲ 浮雕版打年兽 ©️董红霞
董老师现在都记得她宣布下课时孩子们的眼神,是那么地不舍。于是她说:“你们去吃饭吧!我不锁门等着你们,行吗?”结果最后的学生还没离开,最先去吃饭的孩子已经从食堂回来了,又投入了作品的创作中,直到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教室。
▲孩子们在专注地作画 ©️董红霞
“我在这所学校任教八年,从没见孩子们这么积极过。而当作品在学校展出时,得到了全校老师孩子的关注。很多小朋友都被深深吸引了;他们会新奇地问:‘这不是树皮吗?这不是芦苇吗?这么常见的材料也可以用来做美术创作哦。’”他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能化身为美的使者。
2.苗族木鼓舞
贵州雷山县的侯娟秀老师,则利用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来激发他们对木鼓舞的兴趣。她告诉孩子们,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兄妹,有天劳作累了,在树下休息。这时,他们听到啄木鸟咚咚咚的啄虫声,觉得很有节奏,便把那棵树砍下来,牛皮封在两头,做成了木鼓。苗族人不仅11月庆丰收之时会学女娲的样子跳舞,乌流村十三年一次的古藏节,更是会用木鼓进行特有的祭祖仪式。
▲ 侯娟秀老师在进行示范
之后,她便带领孩子们进行各种节奏的探索:单击、双击、单双联合敲打……慢慢发展为边敲边跳:采花舞、采茶舞;她还跟孩子们讲:听说蝴蝶妈妈睡在木鼓里面呢!了解木鼓舞的有趣渊源后,孩子们参与其中时觉得格外有趣,下课时还会迫切地问:“老师,你下次什么时候来教我们呢?”
3.《二桃杀三士》
▲ 孩子们在教室排练 ©️杨宇
河北滦平县的杨宇老师,不仅扎根本土文化,还带领孩子们“走出去”,代表全国唯一一所乡村学校社团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排练的过程中,杨老师发现乡村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便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令其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的情感。慢慢地,孩子们从第一节课上比较腼腆和羞涩的状态,逐渐打开心扉,在课上争先恐后地模仿、表演、创编;从以前课上只知道打闹取笑,变为整个班级都相互认同、取长补短。
▲ 孩子们饰演《二桃杀三士》中的士兵和国君©️杨宇
《二桃杀三士》便是他们根据历史典故进行创编后的剧目。从人民艺术剧院回来后,孩子们内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所有参演的孩子都明显变得更加自信,也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加入其中。后来,学校戏剧剧目也从书本上现成的故事向外拓展:孩子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场景和当地的长城故事,进行创意改编,丰富社团剧目的同时,也宣传了家乡文化。
▲ 上台正式表演《二桃杀三士》©️杨宇
▲ 朱健发言
正如“蒲公英行动”社会推广部负责人朱健老师所说,个人文化认同是乡村美育中很关键的一点。要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文化是非常美丽的,是值得去传承和发扬的。而趣味民俗教学,无疑是联结孩子与脚下土地、开启他们美学认知最合适,也最有当地特色的方法,是一线教师心目中,乡村儿童美育的“根”。
#02
自下而上:“自然流淌”的全民音乐节
▲ 周炅和莫西子诗对谈
乡村美育的在地实践者们分享过她们的一线经验后,益教室创始人周炅老师,以及音乐人莫西子诗老师又从艺术家与创作者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在日本桥边音乐节独特的体验与直观的感受。在他们看来,美育应该从底层、从民间自发地做起,大家互相种下种子、相互影响,慢慢成长为茂密的参天大树。
周炅:“我和莫西去日本参加当地的桥边音乐节,那是在丰田县的一个乡村里。音乐节规模特别大,但从策划到设计全是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而且真的呈现出了美育教育的三个层次:视觉审美、情趣审美和最高层次的情感审美。”
▲ 夜晚大家席地而坐,倾听民乐 ©️無南WUVNEN品牌创始人伊德尔
“因为来的都是世界各地的人,晚上我跟莫西子诗串了很多场子,比较自由,比如跟人家交换乐器、跟世界各地的人在一起交流。那种感受就是我们艺术教育最终应该达到的目标。那天我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舒适。所以晚上在东京塔我跟莫西子诗讲,我们回去还是要把这件事做得更大,但他说不要做那么大,这件事要大家一起去做。你把一个小的做好了,大家就做好了。”
莫西子诗:“日本政府对艺术节、音乐节的资助力度不是那么大,都是民众自发发起的,当地人自己去安装设备、装置,舞台都是他们自己搭建的。但我们发现好的一点是,它是全民参与:老人、小孩,甚至还有推着轮椅的,让人感觉很亲民。我发现现在很多音乐节、艺术节都是少部分人参与,甚至有些人只冲着一个人去,看了就走了,而非在这个节日里去吸收内容或知识。我觉得如果这样亲民化的内容能在咱们这边发散开来,比如今天在座的各位每人发起一个类似的活动,就会有更多的内容遍地开花,形成更良性的发展。”
▲在充满民族气息的布景中弹唱 ©️無南WUVNEN品牌创始人伊德尔
“为什么这些活动重要呢?为什么觉得它好?因为它很有根,跟当地民俗、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当时有个乐队敲大鼓,都没有话筒,就在人群里敲,特别震撼。他们走在人群里,是当地传统的艺人,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好。”
▲ 彝族老人 ©️Raphael Bick
“我来自四川大凉山,大凉山也有很多民间传统艺术家,在大家眼里可能不叫艺术家,更多是很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技艺一直在流失,因为大家不怎么重视,而且这些传统的艺人不知道怎么去教授,还是以老的方式口口相传。但如果有年轻人,把这个专业学好后更系统地教授小朋友,再加上好的平台去展示,就能更好地传承和传播。”莫西子诗说。
周炅补充道:“我们开展的艺术教育不是希望孩子们成为艺术家,而仅仅是借用美术、舞蹈、音乐、戏剧和电影的形式,让他们感受到审美。无论什么学科,只要他们感受到亲情、友情、爱情,感受到美,自信、阳光,然后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在乡村开展音乐教育到底有没有什么资源?乡村本土资源,我们甚至什么乐器都不要,开展音乐教育,通过现场身体、桌子,手拿任何一个东西就能做成音乐。”
乡村美育的根在民间,而非官方;自下而上,从底层做起,让一条条溪流汇聚成“自然流淌”的全民情感抒发与艺术表达。这,便是周炅与莫西子诗最大的体悟。
#03
心灵疗愈:艺术打开自我
▲ 从左至右分别为:杨婷、蒋智杰、胡甜甜、易雨潇、周炅
提升孩子们对美学的感知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固然重要,但疗愈他们的心灵、锻炼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却是乡村儿童美育更隐形,也更艰巨的责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许多留守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不懂得如何向他人表达爱意、分享自己的感受。而艺术以一种含蓄的形式,为他们封闭的内心提供了一扇窗:一扇抒发自我、与世界联结的窗。
▲ 小女孩在专注地编织路边的小草 ©️易雨潇
中央芭蕾舞团中芭艺蕾教务主管胡甜甜老师,便分享了她们前往河北滦平县为孩子们普及芭蕾时的经历。为了拉近孩子们与芭蕾的距离,她们教给孩子们一些哑剧肢体手势,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日常对话也可以用芭蕾的形式展现。比如,一只手环绕面颊,便代表“漂亮”;两只手在身侧稍稍展开、双脚交叉半蹲,便代表“谢谢”。如果见到妈妈或姥姥,便可用芭蕾的手势表达:“你很漂亮”,而对方则同样可以用芭蕾表示:“谢谢宝贝”。
▲ 胡甜甜示范哑剧肢体
又比如,芭蕾当中的五位手,其实和伸懒腰的姿势很像: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起床就开始跳芭蕾啦。这些生动的例子,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因此觉得芭蕾不再遥远。据周炅老师说,后来这群腼腆的孩子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变得侃侃而谈、十分“话痨”。他们拥有了敢于表达的勇气,而这些,都是艺术教育带给他们的。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讲师易雨潇,则以动画片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渴望与理想表达出来。以前她总有种刻板印象,觉得小孩子应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的画作也应该是阳光明媚、五彩缤纷的。事实上,孩子们常常出乎她的意料。
▲ 黄青青的画 ©️易雨潇
“有位叫黄青青的同学,她画作上的小女孩有一双翅膀,衣服上写着理想,但她的眼睛却在流泪;旁边有只和她衣服一样颜色的小蝴蝶。虽然画面里有太阳,有柳树,但小女孩其实很悲观,她觉得自己被束缚住了,特别希望能成为这样一只蝴蝶,飞往更高的天空。”
▲ 反映亲子关系的画作 ©️易雨潇
“又比如,有个小男孩画他做的梦。他梦见一个叫陈梓潼的家伙,学习很差;他爸变身成一个怪物,拿着狼牙棒追着他打,然后把他打死了。虽然他讲的时候特别兴奋,但其实我觉得他内心有点痛苦,他在隐藏自己对于学习和家长的恐惧。孩子们可能通过夸张隐喻的方式将自己心灵密码编排在画作中,由此去排解内心的情感。”
▲ 孩子们画的山野怪物志 ©️易雨潇
在和孩子们一起创作的过程中,易雨潇会巧妙地给孩子们提一些小建议,让他们看到更多可能性,不要走进思想的死胡同。当一些小孩讲出特别恐怖的结局,或者编织跟死亡有关的故事时,她会插一句:“也许他没死,坐着飞机去天堂了”;孩子想一想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所以在她看来,动画有着互动的优势,是一个与孩子们交流非常自然的切口,可以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回应。
打击乐演奏家蒋智杰老师也非常强调乡村教师的引导作用。他说,现在很多老师的问题反而是“专业性太强”,没有深入浅出、手把手地带领孩子们感知学科的魅力。“表演是带出来的。表演靠感知,感知的过程很长,音乐也是一样。抑扬顿挫、节奏感等等,其实很早就刻在孩子们身体里了,只是我们没有调动出来。”
▲ 青青、小丽、翠翠 ©️易雨潇
在这一轮圆桌会议上,各位老师一致达成了共识:无论哪个学科,音乐、美术、戏剧或是舞蹈,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们的感受和表达能力。比起孩子们画得多像,他们如何观察、看待这个世界才是更重要的,艺术只是沟通的媒介。一个孩子慢慢变得自信、善于思考、有创造力,便是艺术带给他/她最好的礼物。
#04
舒适平等:儿童友好空间的多种可能
▲ 儿童雕塑乐园
在探讨过乡村儿童美育几种不同的“根”后,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胡斐,以及《栩栩多多》编辑总监周志轶老师,给大家展示了儿童友好空间的多种可能性。在她们看来,“儿童友好”就是让儿童平等地加入讨论、有表达的空间;而“空间”则不一定局限于地理层面,可以是心灵上的空间,比如一种氛围感或是记忆。
▲ 从左至右:周志轶、胡斐、龚瑜
胡斐秘书长将儿童友好空间分为了四种境界。1.0版本是根据大人的意愿或想象为儿童建造一个空间;2.0是让儿童参与其中;3.0是儿童主理;而最后的4.0版本,“我们希望不再有城乡的概念,孩子就是孩子,只是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而已”。
▲ 用梯子和画作搭建的走廊 用晾衣竿和床单制作的小帐篷 ©️BCAF
2.0版本的“儿童参与空间”,胡斐以建筑事务工作室“一本造”的建筑夏令营为例。“乡村最常见的是梯子,所以他们用梯子带着孩子一起做了个走廊,不论下雨还是晴天都非常漂亮,梯子上都是孩子们用透明纸画的画。有一年晚上的嘉年华,也是用乡村很常见的晾衣服的竹竿、家里的床单,再加上孩子们画的画,最后做成这样的小帐篷。”
▲ 雨水管做成的乐器/建筑空间©️BCAF
“这个我也特别喜欢,这是在另外一个县的中心。这个县的很多孩子家长在雨水管工厂打工,应该是老乡带老乡。孩子对父母做的工作不是特别了解,不知道雨水管是什么。于是当时有两个音乐家,和孩子们一起把雨水管做成乐器。这个乐器可以打击,也可以出一些旋律,音乐人便带着他们一起创作音乐作品,将建筑与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至于3.0版本的“儿童主理空间”,胡斐则提到了成都A4美术馆的一个儿童策展项目。“有一群孩子甚至塑造了一个自己的国家,叫嘎嘎国,那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旗,甚至有自己的护照和货币,这就是几个孩子一起自发完成的策划展览。我觉得是(成人)往后退了一步,又往后退了一步。”
▲ “一滴水一世界”的沉浸式展览,200平米空间全是小朋友的画 ©️ANOBO
这其实和ANOBO教育研发团队创始人燕柏彤策划的儿童巡展有异曲同工之妙。ANOBO的展通过多媒体交互科技,整个空间沉浸式展现小朋友的画作,让孩子们走进自己的画中,成为自己的画中人。整个项目都在传递这样一个讯息:你们的想法非常重要,值得被放大,被更多人看到。
▲ 燕柏彤发言
胡斐秘书长展望了4.0版本,即儿童参与式的大地艺术之后,周志轶老师则从儿童杂志《栩栩多多》的角度,分享了关于儿童友好空间的报道,以及活动所在地一善书店的设计过程。
▲ 小朋友们在百草园里种植 ©️栩栩多多
其中一个报道,是关于上海杨浦区鞍山四村第三小区的社区小花园——百草园的故事。采访的主角,15岁的桂凯琳同学参与到社区共建中已有5年的时间。从花园的设计规划、采集种子、培育小苗到浇水施肥,她亲自见证和参与了全过程。在设计百草园的工作坊中,孩子们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绘制规划图。最后结合小区土壤和光照条件,他们对百草园进行了分区,有香草园、螺旋花园、锁孔菜园等。
▲ 小朋友们用画笔齐心设计百草园 ©️栩栩多多
“我当时问到在这个花园里种什么植物,这个小朋友非常自信,脱口而出的都不是熟悉常见的名词。她说他们种的是当地本土的野生植物,像老鸭柿、南苜蓿、胡枝子、益母草等。除了花园的日常管理外,作为志愿者,他们还会做一些社区宣传活动,普及植物知识,制作植物书签和标签。我们把这个报道放在2021年6月刊中,当时有很多小朋友觉得非常受益,跟他们的父母分享,提议他们的小区也可以做这样的社区花园。”
▲ 夏天打开窗,书店与自然相连
至于一善书店的设计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儿童友好”的原则。《栩栩多多》编辑部用平时惯常的手法,采访收集了50个孩子对于书店的想法,并反馈给了建筑师与设计师,希望他们能以孩子的需求为出发点,将其融进设计的过程中。其中一位十岁的小女孩说道,“我喜欢很柔软的书页,翻来翻去、哗啦呼啦,好像翻着一朵云。书店里要是藏着一朵云就好了。”而另一位五岁的孩子则表示,“书店的桌子都太高了,我只能坐在台阶上。希望书桌矮一点,椅子矮一点。”
▲ 桦木墙裙让空间变得温暖柔和,低矮的木质书桌适合儿童身高
而设计师们也的确这么做了。阅览室的书架高度非常低矮,幼儿也能轻松取阅;整个书店的色调和家具的形状非常柔和,软软的,像朵云。小朋友最喜欢的部分是长廊,他们在这里来回跑动;秘密基地则提供一处沉静的空间,适合放空大脑或者冥想。一米美术馆的主角是孩子们的作品,或是儿童相关的艺术家作品;庭院里则种着两颗大树,把书店空间延伸到自然当中。
#05
艺术是一件礼物
乡村儿童美育关乎民俗的传承、美学的感知、情感的抒发,但更重要的是,它帮助孩子们成为更快乐、更健康的人,是一份无价的礼物。研讨会的最后,莫西子诗老师搬来了他的吉他,先是为我们演唱了带有淡淡乡愁的美式民谣,又带领大家一句一句清唱了彝族民族歌曲。在微暗的灯光和温馨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艺术和音乐这件美好的礼物。
撰文:文思滢
编辑:周志轶
助理编辑:张雅淇
图片由嘉宾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周志轶
助理编辑:张雅淇
图片由嘉宾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