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的人生|开幕回顾

设计与艺术,常常被人们通俗地理解成为一项产品或者作品在视觉上的美观。在中国,有1691万人并未被这个“视觉中心主义”的世界所“看见”。他们行走在盲道断裂的路面上;生活物品的包装上很难完整呈现他们想要的信息;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模糊的形状、触感、声音或是熹微的光斑。“彼此的人生You See We Feel”试图呈现出两条平行的、基于不同感官的人生,陈列的物件、影像与声音都试图呈现另一条非视觉感官组成的世界。日常琐碎夹杂着困扰、愉悦、痛苦与被压抑的渴望,在触感的摩挲,声音的回响中走进他们的世界。

我们希望这个展览能够带来更多思考和启发。人人都有无障碍需求,人人都会有特殊状态。当看不见商品名称了,不能用双腿走路,耳朵听不清别人讲话……的时候,你会想要什么样的支持?


▲ 展厅外景

《彼此的人生You See We Feel —— 做你世界的光 视障公益展览》由阿里健康设计团队策划,阿里巴巴公益主办,阿里健康、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和丹麦文化中心共同举办。本次展览以关怀视障群体的无障碍设计为主题,源于阿里健康设计发起的“做你世界的光”项目,通过设计开发首套中文盲文注音字库,为视障群体搭建起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本次展览旨在用艺术呈现视障人士的生活境遇,从而呼吁公众认识到公益和无障碍设计如何促使我们的世界更具有包容性。


▲ 展览现场

3月10日下午,《彼此的人生——做你世界的光 视障公益展览》在丹麦文化中心正式开幕。由丹麦文化中心刀文克(Eric Messerschmidt)主任;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马磊(HE Mr Thomas Østrup Møller);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副


#01
开幕现场回顾



▲ 开幕活动现场

丹麦文化中心主任刀文克作为开幕活动的主持,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外貌特征与衣着,通过趣味的开场白表达了对在场的视障人士的尊重。发言中,他肯定了本次活动对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意义,展示了文化如何为提高公众意识,并为致力于改善生活条件的人士提供解决方案。


▲ 丹麦文化中心的刀文克(Eric Messerschmidt)主任为开幕活动致辞

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马磊在致辞中深切体会了视障群体在当下社会中可能会遇到的现状,并表示所有残障人士都应该在社会中获得平等的机会的理念,肯定了本次展览对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 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马磊(HE Mr Thomas Østrup Møller)为开幕活动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在致辞中提及《联合国残疾人公约》中对残疾人权利的规定与通用设计的重要性,这也同时是本次展览的重要意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Prof. Shahbaz Khan)为开幕致辞

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北京市盲人协会主席何川代表中国盲人协会表达了对本次展览的祝贺,也作为盲人群体的代表感谢了阿里健康在本次展览中对盲人群体的关注。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北京市盲人协会主席何川 为开幕致辞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监事长黄姗女士提及本次展览符合基金会的使命与愿景,基金会在展览中作为桥梁和纽带共同呈现本次展览。


▲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监事长黄姗 为开幕致辞

致辞活动的最后由阿里健康设计的负责人李超,同时也是本次展览中作品的创作者,作为展览的发起人阐述了阿里健康字体这一无障碍设计的初衷,并正式宣布阿里健康体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公益免费的合作。


▲阿里健康设计负责人、展览发起人及创作者李超 为开幕致辞

嘉宾致辞之后,由李超进行展览导览,诸位嘉宾皆对展览的呈现和品质给予肯定。




▲ 开幕嘉宾在设计师李超的导览下参观展览


#02
在日常中携手同行


第一场论坛活动的主题为“在日常中携手同行”,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胡斐女士主持。社科院博士生、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理事、摄影师蔡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卜卫;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光盲计划发起人陶勇;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专家委员会用户体验专家吴李权;盲人按摩师、何亚君助盲团创始人何亚君,以上的几位嘉宾参与论坛。论坛主要探讨了盲人在日常的生活、基础设施设计及医疗中关怀盲人的视角。以下是论坛的发言摘要。


▲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 胡斐 主持论坛

蔡聪:当我还是一个视力障碍者的学生时,我经常会被人问:“你看不见,那你怎么学习呢?”尽管我没有其他的沟通方式,但我和老师们仅靠听觉和其它感官的互动就能很好地完成学习。随着PPT的流行,我逐渐意识到人们忽略了许多重要的沟通方式,特别是视觉之外的沟通方式。最近,在做论文和讲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能够非常流利地完成这些任务,而我则不能像他们一样快速地将一些事情摘出来放到PPT上。这让我开始思考,将这些事情真正地内化到生命经验中,是比用PPT更有价值的事情吗?这也启发了我去探讨文化、视觉文化、非视觉文化和盲文化背后的内涵,希望这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思考。我自己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 社科院博士生、《有人》杂志主编、摄影师 蔡聪在论坛中发言

卜卫:我非常感谢蔡聪的邀请,也为我们是师生关系感到幸运。在不同的场合,我经常提到一个词“双向融合”,而今天我们讨论的展览和一直在举办的身身不息艺术节,也都涉及到了四个关键词:身体、可见性、再现的权利、空间以及双向融合。在这个展览中,这四个关键词都被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双向融合不仅仅是在艺术领域中存在,我们在讨论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文明、是否需要重视乡村的问题时,也涉及到了双向融合的关系。同样地,残障人与非残障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双向奔赴。双向融合的前提是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对于残障人来说,只有在双向融合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被边缘化。因此,至上而下的关爱和助残,并不能完全解决残障人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双向融合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解决残障人面临的困境。


▲ 蔡聪的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卜卫 在论坛中发言

陶勇: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光盲计划”的设想与实施,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计划,根本在于我是一个眼科医生。到现在为止,我的手术量已经超过了一万五千台,但仍然觉得我能够做的还是很有限。因为我们眼科医生还有很多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无论是遗传性的眼病,还是严重的眼外伤、眼恶性肿瘤等等。最终会发现,我们其实只能把患者送到桥的一边,如果现在的科技没有办法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视力的话,他们只能孤独地往前走。

所以我们更多希望是在医疗和视障公益之间能够架起一座无缝衔接的桥梁,下一次再有前来寻医问药的患者不用对他说:“对不起,我没有办法”,而是可以说:“虽然我没有药物和手术的办法,但是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光芒计划,一方面通过心理关爱、生活重建、职业培训以及再就业指导,形成一个公益微循环来帮助他们。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科技、科普,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眼睛,远离视力损伤的因素;通过开发更多的设备和产品,让低视力的人可以接近正常视力,让盲人可以通过电子助盲器获得更多脑补的视觉。


▲ 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光盲计划发起人 陶勇 在论坛中发言

吴李权:盲文是唯一的解吗?很多年轻的视障者不再学盲文,或者说没有学过盲文了,他们没有进过特殊教育学校。盲文的教育方式,对他们而言可能不是很了解。因为现在有种更好的形式叫做读屏软件。就是能把屏幕上的内容念出来,随着手指交互可能会给到你一些提醒。这种形式本身的便捷度是非常高的。当然它和盲文在我看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替代。

盲文的印刷成本,包括盲文的普及程度,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是相对比较少,很多人可能还是没有见过。这也是今天举办这个展的一个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我所在的机构信息无障碍研究会 2005 年开始从事信息无障碍的事情,但那个时候只是单纯开始教盲人怎么去利用信息,更好的让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有更大的帮助。做法就是教他们学电脑,让大家能够相对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直到 2013 年,我们发现一个残忍的事实,哪怕教会很多人使用计算机,大家依然没办法顺畅地使用互联网服务、便捷访问信息,因为我们发现虽然大家会使用计算机了,但平台的无障碍化并不好,甚至极少互联网产品有意识到,盲人也是他们的用户群体。因而我们开始从教盲人使用电脑,转向了面向企业进行无障碍意识科普、产品无障碍优化等工作。至今,仍在为了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产品无障碍化而努力。

阿里巴巴是最早参与无障碍行动的企业,它们作为重要的成员伙伴,在信息无障碍这个层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比如说通过支付宝,让千千万万的视障者本身就用纸币不是很方便的这样一群人,能够通过电子支付的形式,非常便利的使用交易,也不会存在于说要把一堆钱丢给售货员,然后考验售货员的人性的情况。那么除此之外,包括衣食住行这个层面,我们跟相对应的服务平台都做了非常多的信息无障碍相关的工作。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够在盲文被进一步普及之前,或者说在我们的基础设施没有很好的无障碍化支持之前,能够有一个相对无障碍的线上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科技平等享受现代文明。


▲ 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专家委员会用户体验专家 吴李权 在论坛中发言

何亚君:大家肯定不相信,虽然我一点也看不见,但是我来到北京做按摩师以后,房子、车子什么都有了。按摩这个职业挺好,其实大家不知道,中国的盲人按摩师每年在全国创造出来的业绩应该在一百多个亿。大家可能觉得这个工作不好,但是它为千千万万的盲人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关于盲人跑步,大家觉得很难做到,或者压根做不到。我从2014年开始跑步,跑到现在已经九年了,完成了70多场马拉松,最好的成绩是3小时14分,我估计在座的没人能跑得过我。

所以我觉得,所有盲人要有一个好的状态,我们如果总去关注自己的缺点,不见得能前进。风景就在那里,好的事情就在那里,我们需要走过去。所以只要你积极向上地用自己最简单、最实在的方式去进步,我相信一切都是可以有的。


▲ 盲人按摩师,何亚君助盲团创始人 何亚君 在论坛中发言


#03
创作中的人文关怀



▲ 展览现场 展品图

展览的第二场论坛活动的主题是“创作中的人文关怀”,荣幸邀请到了“Be My Eyes” 视障群体公益互助App创始人Hans Jørgen Wiberg;城市规划师茅明睿;青年作曲家、钢琴家、羽管键琴家代博共同讨论科技、艺术中体现的对于视障群体的人文关怀。

Hans Jørgen Wiberg:大家下午好。现在中国时间应该是下午,在我们丹麦是早上。我很高兴大家能够专门举办这样的展览以及论坛,关注我们视障人士,以及了解一下视障人士在中国的生活是怎样的。大家知道,我所创建的Be My Eyes这款APP适用于安卓、苹果手机。其实这款APP是非常简单的,它是基于一种实时的视频连接互动,可以连接世界各地的视障朋友们和正常的志愿者。大家知道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的视障朋友,他们需要双眼来帮助他们观察世界,有的时候可能只需要几秒来帮助他们按下按钮操作,所以我们就需要这样的一个视力正常的志愿者,视频连接,帮助他们操作。

比如说一位视障朋友在厨房里想找东西,或者是在冰箱里找食物,他就可以打开APP,我们的志愿者就会告诉他,这个是土豆,这个是可乐或者是其他什么他想要拿的东西。这款APP免费为大家提供服务,同时已经有180多种语言的志愿者在线提供服务。我之所以开发这个应用,首先也是得益于自身,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视障人士,同时丹麦是一个小国,人口并不多,所以我一直致力于实现这款软件的国际化,希望这样一个友好的软件能够惠及全世界的视障朋友们。


▲ “Be My Eyes” App创始人 Hans Jørgen Wiberg   

茅明睿:其实我并不是一位无障碍的研究者,我现在做的工作叫作“市民科技”。这个概念国内其实并没有很多人讲,它更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所产生的一种社会参与来解决城市问题,或者社会问题的一系列基础创新。我其实也是有一些感知障碍的,我的嗅觉已经丧失了20年,所以我对于怎么去解决无障碍问题会比一般的人更加热心一些。2019年的世界盲人日,我们做了一个盲童盲道行的活动,找到六个盲人小朋友和一些成年人志愿者,在选定的一公里道路上行走,通过对他们的行走过程拍摄,并对视频进行分析,去了解盲人在城市道路出行当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健全的人士面临的困难会有哪些些。

这张图显示的就是他们在行走的过程当中都遇到哪一些雷达波反射的障碍物,深红色代表这个地方障碍物特别密集。这样就能够帮助我们知道城市的无障碍建设都有什么样的问题。

2020年北京要面向残奥会提升基础设施,当时我们就希望找到一些赞助,能够把带雷达波的盲杖生产出来,通过行为数据告诉北京市政府,如果真的用有限的资金改造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应该优先改造哪些区域,哪些路段,哪些节点。因为这个区域是真的有盲人在使用的,这些路段是真的有问题的,这些节点是问题最突出的。


▲ 城市规划师 茅明睿 在论坛中发言

代博: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件事,作为一个盲人在学习过程中,他和正常人的共同点一定比不同点要多,我们要建立在这个问题上讨论,然后再去考虑所有的不同点,而不是首先建立在他是一个不同的人,是一个异类的这个角度去讨论问题。

另外,我发现如今在学音乐的盲人小孩比我小时候多很多,但是他们的学习存在一个非常大的误区,也是很普遍的,即盲人文化知识吸收非常不平衡。他们似乎是在冲着一个可以操作的艺人去发展,而不是一个受全面教育的人去发展。这里有很多,包括盲人自身,他们的家庭等等各方面的原因,社会层面可以做到哪些的事情呢?我觉得有两点:

第一是有关盲人的文化教学,还是可以再继续推进。我认为首先现在不管是在具体的行业的应用软件,还是实际的操作软件,无障碍适配还是做得不好。第二就是,许多教育资源还没有实现无障碍电子化,这会导致盲人在学术领域的研究较为落后。


▲ 青年作曲家/钢琴家/羽管键琴家、作曲博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 代博 在论坛中发言


#04
我们是彼此的光



▲ 《我们是彼此的光》论坛交流现场

第三场论坛活动以“我们是彼此的光”为主题,由三位设计师在一起共同讨论设计在社会公益、推进设计无障碍中的作用,以及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的困境与收获。以下是论坛发言的摘要。

李超:我在做这个设计的时候,当时有个特别小的故事打动了我,是一本漫画叫《看得见与看不见》。有一个小孩环游宇宙到了一个外星球上,外星人脸上都有三只眼睛。结果地球的小孩只有两只眼睛,看不见后面,外星人就同情他,觉得他真的很可怜,“我们要帮他!我们要给他带路……”那个地球小孩说不需要啊,我想看后面回头就好了!结果他跟外星球上和一个后面眼睛看不了的残疾外星人成了好朋友。这个故事打动我的点在于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看到”,就像你个子高,他个子矮,高个子可以看到墙外的世界,矮个子可以看到柜子底下的猫,各有长处,没有优劣。所以我们做了很多事情的出发点都是通用性就好,不是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有很多我们常用的产品,之所以生命周期那么长的原因就在这。无论是做设计,还是做城市规划,都共享的一种思路。通用性的东西是一种共享的,是平等的,这种是非常有意义的。


▲ 阿里健康设计负责人 李超

张晗:我觉得作为设计师来说很重要的一个特性,或者说是作为这个职业的特性就是需要有很强的共情力,你可以把你人生中的经验和他们的经验进行一个共情。这些宝贵的经历置换成视障人士,比如试想一下视障人士第一次获得大学录取信息的时候心里的感受。我搜网上的信息发现,中国直到2014年才有针对盲人高考的试卷,去年中国有一千多万考生,但是视障人士考生只有八位,我也看了他们的试卷,非常复杂,让我惊为天人。那我就更能体会,一个家庭,以及一个社会能培育出懂物理,懂英语,懂语文,参加高考的(患有视障的)小孩非常不容易,以及他自己要付出的努力和时间,是异于常人的。


▲20000 days studio 创办人&创意总监 张晗

马仕睿:其实我觉得今天来这儿,让我感觉最深刻的就是之前有位嘉宾提到“双向奔赴”,双向奔赴可能确实是一个人们需要的环境。人就是一种群居动物。有时候我们会觉得那种告别现代文明、独自住在山里的人特别值得关注,甚至是有一点点用猎奇的眼光在关注,就是因为他脱离了社会,这个状态违背了我们的天性。我们就是要在一起分工协作,人类才能够达到一个自然的生存状态。

“双向奔赴”让我想到它不一定得是和少数群体之间,其实就简单的两个人,也会有这样一种想要去理解别人,想要去被别人理解的想法、或者说需求。我平时也做一些乡建项目的设计,同样遇到当代设计和当地生活之间的差异问题,我们喜欢的花里胡哨的设计如何在当地环境中发挥作用,也应该如双向奔赴一般相互地理解,我今天受到的启发很大。


▲ 平面设计工作室typo_d联合发起人 马仕睿

2 0 2 3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