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北小镇,上一堂真正的美术课 | BCAF艺术公益
2022年,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与东边野兽共同设立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旨在充分利用文化、艺术与公益的社会创新力量,支持乡村女性、乡村儿童等群体的艺术美育与人文发展。今年,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首个美育项目「云南维西塔城驻地计划」开启,陈洁及董艺两位青年艺术家入选驻地计划。艺术家在和孩子们完成共创的同时,部分共创作品以“共益”的形式转化为了共益盒子的一部分,反捐的善款将持续支持在地儿童美育的发展。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完整的美育体验,我们在塔城镇区域举办了一场属于孩子们的展览,邀请小艺术家本人、家人及村民前往参展、体验。
云南维西塔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腹地
叽叽喳喳的喧闹声,远远地从启别村的另一边传来,越来越分明,直到沸腾了起来。孩子们长长的队伍,出现在村口对面的田间小路上。
已是深秋,连绵的山岭依然葱茏,映出红色校服下一个个雀跃、鲜活的身影。道路两旁的稻田已经收割完,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懒散地趴在云南维西塔城这片三江并流的河谷腹地。由于位于白马雪山南麓的开口,这里气候温润、森林密布。
塔城镇中心完全小学二、三年级共4个班的孩子们,陆陆续续抵达村寨。他们从镇上出发,有的沿着山路徒步一个多小时,只为赶赴一场特别的展览之约。
东边绿洲共益合作社,前身是当地的废弃村小
成熟的核桃果实滚落一地,穿过村子里的石板路,孩子们的脚步驻留在一幢纳西族穿斗式的两层木构建筑——它原本是启别村里一所废弃的村小,在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原拆复建,由AND Studio改造设计为共益合作社,一个坐落在偏远村落中,却可承载展览、图书馆、手工工坊等在地活动的实验综合体。
“我的名字”
小同学在“认识自己”展区找到了自己!
“扎西楚初,看!你的金丝猴作品!”
“赵佳,这里画的是你自己吗?”
“我也找到了!斯那楚措,我的名字!”
几十张蘸了高原红的麦色面庞,涌入位于共益空间二楼的展厅。乌黑的眼睛扫过一幅幅精心布置的展陈画作,此刻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神采。孩子们来回穿梭,忙着辨识着自己、或者熟悉的同学的作品——而半年前的他们,还大多都是绘画零基础,压根不认识丙烯材料等画材。
他们从没想过,自己也能拥有绘画“作品”,更想象不到有一天,这些署着自己名字的“作品”也能在展览中向公众展出。
孩子们在“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美育项目第一阶段成果展”寻找自己的作品
此次展览是“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美育项目第一阶段成果展”。2022年10月,“东边野兽”和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成立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旨在充分利用文化、艺术与公益的社会创新力量,支持“东边野兽”原料所在地乡村女性、乡村儿童等群体的艺术美育与人文发展。同期,东边绿洲“云南维西塔城驻地美育计划”开启,历经多次实地调研、艺术家招募和为期三个月的驻地创作,第一阶段硕果已现。
孩子们观看《我眼中的金丝猴》长卷画
天光从两侧的波浪阳光板透入,明净轻柔,一组金丝猴长卷画如瀑布般垂落——由三年级(当时是二年级)同学们的《我眼中的金丝猴》写生作品拼合而成。一旁展区里,悬挂着对应的12张独幅金丝猴水彩画,有着性感红唇、灰色绒毛的滇金丝猴,连同背景里的山林树木,被同学们不拘一格地涂抹上了五彩斑斓的色彩。
《我眼中的滇金丝猴》水彩长卷画
滇金丝猴与当地人们世世代代共同生活在这片有着“横断山脉的绿宝石”美誉的土地上。著名的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距离塔城镇中心完全小学也仅有5公里路程,但此前,孩子们却鲜有参观游玩过,更不曾仔细观察过家乡独有的这些国宝级珍稀动物。家乡土地的丰富与多样性,如今终于被孩子们看见、并用画笔捕获。这种“看见”,同样呈现在另一面展区的《我的自然宝藏》系列水墨作品中。简约拙朴的毛笔笔触,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红伞伞”、松茸、鸡枞菌、雉鸡、啄木鸟、玫瑰花、石榴、草本植物……大地系色彩的运用自然熨帖,恰到好处地点染出当地风物的灵动之美。
《我的自然宝藏》系列写生作品
看见家乡的同时,孩子们也学会看见自己所身处的环境,看见那个小小的、不一样的自己。一整面展墙上歪歪扭扭的纸片、同样歪歪扭扭的字迹里,用民族语言书写着塔城孩子们关于自己名字的由来与寓意的解读:大部分来自藏语,或傈僳语、东巴文、彝语;有些是至亲所取,有些来自“佛祖”的神算,但都寄托着各自家族和这片乡土的美好期冀。譬如“斯娜楚措”,一个美丽的藏语名字:“斯娜:就是福德的意思。楚措:就是所见到的善事都聚在一起,像海一样的意思。”
多民族聚居的维西塔城,不少少数民族村寨坐落在大山深处,交通相对闭塞,当地人多外出务工谋生,也因此学校里留守儿童较多。爸爸妈妈回家的路总是很远,但孩子们在《山与家》系列的一张张手绘“全家福”里,将大山里的烟火之家定格,留住了团聚的幸福瞬间,并记录下自己的心声:“爸爸你在外面要小心一点!”“妈妈你回来多陪陪我吗?”“我希望爸爸的腿能少疼一点”……
《山与家》系列作品
整个展厅中最为醒目的,还要属一组《认识自己》系列水墨自画像,笔触和用色相当狂野——将高原红涂抹全脸,或是点出双颊两团玫红;几笔墨线勾出大大的耳廓、不太对称的眉眼,间或能看出毕加索、达利或是某个先锋派画家的韵致——这,正是塔城孩子们眼中独一无二的自己。《认识自己》系列水墨画自画像作品
亲爱的“美术老师”
小同学在阅读“东边绿洲第一阶段公益成果展”展览手册
在孩子们争相指认自己名字与作品的欢腾中,三年级女孩次里央初的目光,却仍然还在寻找些什么。“董老师呢?董老师来了吗?”腼腆的女孩低声呢喃道。
“董老师”,也就是董艺,是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发起的”云南维西塔城驻地美育计划“的首批两位驻地艺术家之一。今年5月,董艺和另一位驻地艺术家陈洁通过招募,一同来到维西塔城,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驻地生活,目标是基于在地的自然风物与历史文化,设计适合当地孩子的美育实践内容,并和孩子们共创艺术作品。
不过,实际的情形却和预想的并不太一样。原本的在地美育实践和艺术创作,没想到最后干脆变成了一段满满当当的“支教”经历;而艺术家们,则直接一键转换身份,成为孩子们一口一声的“美术老师”。
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云南维西塔城美育项目
驻地艺术家董艺(左)、陈洁(右)
驻地艺术家董艺(左)、陈洁(右)
“美术老师你好美,
好漂亮呀!
你的眼睛像星星!”
“星期四就有美术课了,
我们好高兴呀!”
“美术老师你就要走了,
我也很想你,
我也不想取消美术课。”
董艺至今还保留着孩子们递给她的这些小纸条。无需多余修饰,孩子们的爱、热情与留恋不舍,像当地的阳光一样透亮。但背后也藏着现实的匮乏与热忱的渴求:孩子们太需要美术老师了。在塔城,一堂真正的美术课,无疑珍贵而稀缺。
塔城完全小学的孩子们
听起来可能像某些网络段子,但在此之前,这帮孩子的美术的确是由数学老师兼上的——只好发下白纸,让学生们用铅笔随意涂抹,或者简单画些小树苗。整个塔城完全小学,仅有一位专门的美术老师,难以兼顾东西校区所有班级,由于主课教师同样匮乏,还经常需要代上主课。
此次美育项目团队初到塔城完小实地调研时,为了了解当地孩子的绘画基础和课堂反馈,特意买来水粉原料和纸张,并选了一个班级进行授课。教室不大,只能坐下二三十来人,没想到好多小朋友就堵在门外、眼巴巴地守着……最后没办法,只好又买了一批材料,继续上课。当地孩子们迅速展现出极强的学习和吸收力,甚至有小朋友自发画起了连环画。项目团队心里有了底,驻地美育计划的土壤已经具备。
久旱逢甘霖,陈洁、董艺两位驻地艺术家一到塔城完小,自然便顶上了“美术老师”的空缺,分别负责了二、三年级的4个班级、约120位学生,一周五天都排了课,甚至连晚自习也排上了。课时、班级和学生数量都比预想的要庞大许多。面对孩子们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新奇,艺术家们花了不少精力来维持课堂秩序。
塔城完全小学的孩子们在课堂上
“老师,他吃墨水!”班上有孩子告状。
“什么情况?”陈洁惊诧道。
“墨水很香,我就鼻子凑近闻一闻……”(接着用舌头舔了)。
又有孩子把一根中白云笔拔成了一支勾线笔……陈洁差点笑出来,假装严肃:“这种行为要不得!”
孩子们极度好奇于那些从未见过的画材——当地交通和物流不便,需要两位驻地艺术家沿山路步行、到数公里外的快递驿站点取回。但这些近乎“野生动物”般的出格行为,也让陈洁同时意识到,与土地、山林的天然亲近,喂养并保护了当地孩子们的好奇、玩耍心和野性,而这正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老师要做的,不过是引导孩子们在其间开出一条通渠。
不一样的美术课
认识自己,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
掌握材料、工具和技法只是第一步。但由于绘画基础的薄弱,董艺和陈洁依然花了大量时间来教孩子们熟悉水墨、丙烯颜料、油画棒等,尝试在不同的纸张上作画,学会晕染画面、颜料搭配和拼贴创作。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如何突破固有思维的约束,拧开大胆、自由表达的阀门。
一开始,董艺发下去白纸,也让同学们先自由发挥,发现很多孩子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便进入一种传统的固有绘画模式:起笔一条直线,作为地平线;再画上小动物,尺寸都不大,多以正面或者侧面的平面化视角来构图;丰富一点的,充其量在画面的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空白处,添上一个太阳和几笔云彩。
怎样让画面构图灵动起来?她给孩子们展示不同艺术大师的作品,讲解十字、三角形、S形、Z字形、分段式、对称型等构图方式,也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自己研发的构图模式,让画面看上去更具平衡、形式感、流动性或是故事性。
滇金丝猴
写生和观察十分重要。董艺带着孩子们去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写生采风,而陈洁则带着孩子们去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那是学校之前从来没有过的课堂形式,大部分孩子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察金丝猴,观察山林里的植被、鸟兽,观察那些早已见惯的菌类。
效果立竿见影,在金丝猴写生回程的当晚,绘画突击课堂上,马上就有几个小家伙尝试使用树杈、松萝等元素来分割画面,滇金丝猴出现了主角和配角的大小对比,背景环境里也有了大树叶,远山与小树前后呼应、层次分明。
《我眼中的滇金丝猴》小朋友作品
从16开小幅作品练习、写生采风、草稿整理,到后期4开、5米大幅作品的创作,孩子们逐步进入完整的主题选择和绘画创作流程,像个真正的艺术家那样。他们越来越娴熟,从原先只敢画小小的动物简笔画,不断地延展和填充更为丰富的内容。
《我眼中的滇金丝猴》小朋友作品
自信,也是随着视野的打开一点点饱满起来的。为了让孩子们更充分地认识家乡、认识自己,美术课堂之外,项目方还特地请药学博士、东边野兽首席科学家白焱晶来到塔城完小讲授科学课,带孩子们了解滇金丝猴和人类的“界门纲目科属种”,探索松茸背后的微生物宇宙。孩子们也许还不真正理解什么叫做“生物多样性”,但他们惊喜且自豪地发现了只有家乡才有的、那些拥有强大智慧与灵动之美的自然生命。在参与《我眼中的金丝猴》《我的自然宝藏》《山与家》等绘画项目的过程中,慢慢地,孩子们开始自发地注意到身边那些习焉不察的事物,从发现美、到创造美。
不起眼的薯片包装袋,一个学生却保留了下来,自己模仿着用纸做了一袋“西‘湖’市味‘暑’片”,一些纸片特意剪成不规整的薯片形状、涂成明黄的色彩,用来送给亲爱的“美术老师”董艺。
孩子们送给董艺的“礼物”
还有一个叫和萱的女孩,上完曼陀罗(Mandala)课程后,周末回家画了一幅笔触细密、颇富细节的作品送给董艺——“美术老师,我是和萱,特别高兴能遇见你和认识你,今天我给你画了个曼陀罗,请你喜欢。我想说给你的一句话,就是我第一次遇见你,就把你当成了我最美的姐姐,美术老师你能做我的姐姐吗?”
令人惊喜的“礼物”还有很多。能让孩子们涌现用绘画进行自由表达的冲动、燃起自我探索艺术的兴趣,董艺感受到的自豪不言而喻,尽管教学工作并不算轻松。从一位未曾接触过乡村教育的艺术家,到实打实的乡村美术教师,计划之外的身份转换,带给她一段沉浸而充实的在地生活。在塔城,生活变得极其简单,有了更多机会近距离感受自然,观察野生动植物交相辉映的世界,体验一种扎根在大山和土地里的生活,她很享受与孩子们的“身心共振”。
小同学们在“东边绿洲共益合作社”的步梯上
“在维西塔城的美育驻地,让我的认知更加具体和真实:艺术家的创作不应该只是艺术家自己的感受抒发,更多的是对社会的一个反映和记录,透过自己这个放大镜,去展示一些别人未曾关注的问题和群体。用艺术的力量去赋予更多的自愈力量和对生命的感激。”董艺说。
共益探索进行时
小同学们在“东边绿洲第一阶段共益成果展”
展览手册上认真找自己的名字
展览手册上认真找自己的名字
共益成果展开幕当天,董艺在北京收到了孩子们的微信。直至今天,孩子们仍会在微信群里,不时地同她分享自己的写生习作,短暂的三个月美育项目虽然告一段落,但播下了更深厚的种子。
作为“东边绿洲驻地美育计划第一阶段成果展”全国巡展的第一站,本次展览特意将起点设置在了孩子们的家乡,在废弃村小中“重生”的全新的共益共享空间中。随处点缀的饱满亮红,与孩子们校服上的红交相辉映——了解到当地孩子们紧缺校服、通常一穿就是很久,2023年3月,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向维⻄塔城中心完全小学捐赠可持续校服901套,由再造衣银行提供设计和技术支持,每 1件校服以102个回收塑料瓶制成。
串联两层楼的红色滑梯迅速成为了当地孩子们的新朋友
观展的孩子们立马也发现了共益合作社二层展廊尽头、AND Studio的建筑师专为儿童预留的活动空间:大块的圆形墙洞,藏身正好;从二楼走廊盘旋而下的滑梯——没有孩子能够拒绝从那儿出溜滑下,留下一串快活的笑声。也有的来到一楼的聚场空间,找到了“绿洲图书馆”,在火塘旁,自然地抄起了一本书开始翻看。这些书籍来自于“东边野兽”发起的“换书计划”的首批385本旧书,长期面向当地村民免费开放。
小同学在东边绿洲共益合作社一层的“绿洲图书馆”阅读书籍
而小艺术家们的作品不仅在展览中一一呈现,他们的狂野的、独一无二的自画像也被印在“东边野兽”开发的“东边绿洲共益好物收获盒子”之上。收获盒子每售出一份,将捐赠10元用于东边绿洲共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更多驻地艺术家的在地美育项目,等待更多小手拿起画笔,色彩浮现、水脉相连、绿洲生⻓,更多人在此相聚。
东边绿洲共益好物收获盒子
某种意义上,正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创造,让生命、友谊与美在社区中流动了起来。或许这便是“共益”的要义所在,是桥梁、是连接、是跨越、是共创,是在地的土壤上共同营造的可持续的社群生态。
尚且年幼的孩子们,可能暂时还不太理解“共益”“可持续”“社群”这样高深的词汇的意思。但女孩次里央初和好朋友扎西楚初很关心展览是否持续开放,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露出笑脸——
等爸爸妈妈回家了,叫他们一起来看。
撰文:雅宝
编辑:周志轶
编辑助理:张雅淇
感谢BCAF东边绿洲专项基金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