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设计在中国”论坛回顾 | BCAF文化创新



2023年11月8日,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与深圳国际低碳城·2023公共艺术展主办方联手,在深圳市龙岗区CIC创新创意中心CC空间开展了“可持续设计在中国”论坛。携手全国各地的可持续领域著名专家、学者、设计师、企业家等齐聚深圳龙岗区,透过一场展览、两场议题论坛,分享各自在可持续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共同讨论在各个行业的成果,探索可持续设计未来如何融合人类生活与自然生态。

BCAF公众号全程开启了线上同步直播,期冀能促成更多元的合作、倡导更可持续的未来。在本篇推送中,我们将回顾此次论坛的嘉宾发言内容。


“可持续设计在中国”论坛
嘉宾发言回顾



#01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设计”  



赵凯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
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现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专家、民盟北京市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等。曾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原中国轻工总会部级表彰。长期从事节能和循环经济相关促进工作。

循环经济——过去大家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捡破烂的,对,捡破烂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不能全部涵盖循环经济的概念。2009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对“循环经济”有了定义,这个定义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当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就是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的产生,资源化是将废弃物利用起来。循环经济和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就要考虑如何做到废弃物产出最小化。

▲探讨循环经济与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一个是对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就像从摇篮到坟墓的经济。产品从生产、使用,再废弃,废弃之后就不管了。而循环经济恰恰是要把它构建成一个闭环,从低消耗、低废弃、高效率的根本的生产方式的进行变革。

再就是生态设计。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需要考虑它对于资源的消耗、能源消耗,以及将来废弃后的重新循环再利用,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设计是循环经济最前端的一项重点工作。

▲技术开发

例如钢铁行业,除了技术开发,还有一个绿色设计环节。产品从原材料的选用和制造环节进行绿色设计,以及如何高效的将废钢铁再利用,从原来的长流程变成短流程也是对于减碳的一个很直接体现。电子产品类,手机、电脑、平板等等都是按照这种绿色设计。

▲统一设计后的商户

建筑类的设计:除了材料以外,景观的设计是不是可持续设计?我用北京的一个小案例来说明一下。北京近两年在集体整治商户的霓虹灯,搞统一设计。因为设计的不合理让人产生恐惧心理,这样的设计就不是可持续设计,没有给大家提供美感,也没有突出商铺的特点,千篇一律,弄的很奇妙。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汽车产品类的设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的设计理念也融入进来了,它不再只是汽车,而是作为生活平台。在未来的设计思路中,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它是不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愉悦,带来幸福感。

包装类,我们能够从身边的用品感受到可再生材料的好。因为资源有限,循环无限,我们应该对环境更加友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我们做的这些其实是希望我们的生活质量向高质量发展,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要求是绿色化、低碳化。在二十大报告中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绿色。

发展循环经济,是使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一个绿色的、根本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未来所期望的那点。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地球。


#02

“可持续设计研究与社会倡导”



陈冬亮 | 研究员、中国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
清华美院工业设计专业顾问、中央美院课程教授。长期致力于设计研究实践、产业推动和国际交流。先后创办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设计红星奖、北京国际设计周和中国肯尼亚“北京-内罗毕创意研发中心”。参与起草国家部委《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北京市设计产业统计报告》等,主编设计产业蓝皮书《中国设计产业发展报告》和教科文组织《创意2030》、《大设计》、《设计,民生与社会》等书刊。

今天,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AI智能大数据驱动的时代,相比较过去我们做科学研究,诸如归纳法、提炼法等等要经过的漫长过程而言,科技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带来的设计方法和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碳排放、能源危机等问题接踵而至,地缘政治、战争和人道主义危机与其相伴,我们如同生活在一个三维空间上,我们必须用一个全新的思维去审视我们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虚拟世界。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认为设计是社会变革的关键推动者,去解决全球社会的不平等、地缘政治和悬而未决的环境灾难等问题,他高呼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设计应该为广大的人去服务,这个理念和我们今天的宗旨是一致的。

去年,我和中央美院海军教授共同编辑出版《设计,民生与社会》一书,列举了大量案例,不管是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还是产品系统服务、社会创新等等,都和可持续设计息息相关。


▲美国匹兹堡“冲突餐厅”

我分享书中的两个例子:这家位于美国匹兹堡的“冲突餐厅”,它只售卖发生政治冲突的国家的食物,利用很简单的方式,以食物发现不同折叠的事件,用食物来链接傲慢与偏见的人,用食物来化解政治矛盾、消除族群的隔阂、表达观念和立场。“冲突餐厅”提供的是跨族群、多元化、广泛、社会文化的交流平台,用“食”来化解矛盾。

▲日本“上错菜”料理店

另外一个餐厅在日本,叫“上错菜”料理店,雇佣了一些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或失忆的老人,让他们来上菜,由于他们经常忘记,所以你吃到的菜品未必是你点的,但这种意外的惊喜,却能让人在一团和气中品尝一顿特别的佳肴。

▲中央美术学院可持续设计团队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都围绕着可持续设计来开展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可持续研究的未来是非常广泛的。中央美院李卫教授就开设了这样的课程,让同学们去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和可持续息息相关的呢?比如“甜蜜的陷阱”,情人节大家都会为爱人献上一束花,但这个花从生产、流通、消费、再利用当中,它能给我们创造多少经济价值呢。今天好多人发微信、玩手机,在玩手机和发微信的过程中,手机的后台有了大量的碳在排放。再比如汽车退役的电池去哪儿了?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15”主题装置展及分享市集751国际设计节站

李卫教授有个15岁的女儿,把她从出生到现在被搁置的玩具集中起来,通过9位青年设计家以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视角,把可持续和减排的理念根植在玩具当中,以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些场景深深打动了小于15岁的青少年儿童。围绕低碳可持续在“751”的“<15”主题里,做了很多兔子和一个分享集市,青少年儿童们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分享,通过分享的形式,来强化他们的理念。

我们赞美设计,她从远古走向现代,与石器打磨相伴,与科技革命相随,设计造物,惜物爱物,以物载道,以物传神,至简至易,智能制造,令生活至美。


#03

“用互联网的设计思维和技术去解决社会问题”



陈妍 | 腾讯技术公益发起人、腾讯杰出设计专家、腾讯基金会副理事长
2003年加入腾讯,是腾讯公司第一位专职交互设计师及用户研究工程师,主导设计过多款中国互联网成功产品及活动;并通过海量用户的产品研究项目(如微信等)以及中国互联网网民基础研究项目,积累多年研究经验,打造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研究工具和平台,见证互联网产品从零到数亿用户的发展历程。作为腾讯技术公益的发起人,创建连接专业志愿者、技术资源与公益项目的机制,通过腾讯技术公益创投计划、技术志愿者平台、数字工具箱等形式,为技术助力解决公益议题树立独具特色的模式。

我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关于我们团队最近做的一些探索。我是从事互联网设计的,怎么用互联网的设计思维和技术去解决社会问题,是我们最近探索的一个方向。我既是设计师也是公益人,我们认为专业领域的人来为公益服务,能更好启到推动作用。

分享两个我们实践的小故事。一个是雪豹保护,雪豹是生长在雪线以上的动物,是濒临灭绝的物种,非常难见到它们。雪豹保护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了解它们的活动轨迹。由于雪豹的生存环境以及数量稀少等原因,要找到他们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在户外安装了红外相机,通过红外相机去记录它们生活的轨迹,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碰到了很多问题。第一数据的采集、分析都不容易,而且数据管理系统也有缺陷。由于红外相机不会自动分辨雪豹,要从采集的资料中找到雪豹,巡护员的工作量非常大。发现上述问题之后,我们腾讯迅速启动技术导入,并在内部召集了设计师、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一起来解决遇到的难题。


▲靠红外相机捕捉雪豹的活动轨迹


经过近两年的算法改造,现在我们可以很快从红外相机图片中识别出雪豹的踪迹,检出率达到95.5%,为保护团队节省了一半以上的人力。雪豹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动物,但公众对它的认知并不多。去年央视新闻上播了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让大家对它产生更多的认知。


▲为公益组织/保护区提供的系统

我们在对技术改造同时,也对巡护员使用的系统进行改造,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设计师给他们做了一个系统,经过测试发现这个系统不但可以用来识别雪豹,还能识别出其他物种。在中华海豚、鸟类、河狸等项目上都能使用。

深圳是鸟类迁徙路线的一个中间站,红树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栖息地。我们跟阿拉善公益组织一起做了“观鸟君”项目,我们通过小程序把鸟类保护的相关知识发送给大家。湿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自然教育,让小朋友能够了解鸟类的相关知识,我们通过公众传播,让大家认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另外,在大自然中鸟类除了要自然环境的挑战,还有人类建筑对生存的影响。为此我们举办了比如观鸟课堂、小红花观鸟角、全民观鸟节,让更多的爱鸟人士参与进来。

▲史家小学观鸟课堂,孙路阳⽼师讲解


▲小红花观鸟角

▲全民观鸟节

为了防止鸟类撞击建筑物,我们设计师做了研究,通过对全国各个城市的数据分析,以及对鸟类视觉知识的了解后,帮助被撞击的建筑物设计低成本的改造方案。今年腾讯滨海大厦率先做了改造尝试,改造效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需求的城市都希望引进这套防鸟撞系统。

现在的社会问题非常非常多,我们也希望通过设计和技术的力量把这些问题转化成可以不断复制的方案,这是腾讯技术公益一直在探索的方向。从社会问题的发现,到连接公益组织,再导入我们的力量,最终解决社会问题。

除了方案的导入,我们也希望通过社会组织给环保议题导入一些其他的资源。比如创投计划、互联网志愿者、AI的技术等等,都可以通过腾讯连接公众,帮助大家做更多的公众传播。以互联网技术为出发点,整合我们的公益组织、志愿者、热心企业等资源,更好地进行社会问题的创新性解决,为社会带来价值。


#04

“可持续社区、日常生活和可持续传播”



胡斐 |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秘书长
北京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理事。在国际文化合作、艺术策划、媒体创作、品牌合作、非盈利组织管理方面拥有专业及广泛的背景和经验。尤其对于艺术、娱乐与社会创新与跨界合作有着独到的优势和思考。策划、参与过跨界合作项目:世界电影大师文德斯中国行(2019)的策划及组织、奥地利Electronica多媒体艺术节的NOVA多媒体全球大奖展览、卡塞尔文献大展、“可持续设计征集资助计划”、“中国深海创新设计展”等。艺术访谈节目《艺术+》出品人。

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开放合作一直都是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坚持的重要战略目标,而我们也深信国内外的可持续交流需要不断更新讨论。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是一家关注当代人文艺术发展、关注独立性的公募基金会,注册在北京市民政局。我们的Slogan是“让更多的人能够自由平等的分享文化艺术,构建多元化的人文公民社会”。我们坚信,人人都是艺术家,我们通过开放多元的对话,来连接大众生活与民间的未来。我们的主要项目,有艺术公益,我们通过资助青年艺术家、儿童、女性群体、少数民族群体,来进行艺术创作驻留,同时也关注乡村可持续发展,我们在乡村儿童美育、可持续设计、设计公益产品等方面都做了相关工作。

今天我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们用哪些方式来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解决在推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可持续设计”系列活动

第一个维度,可持续社区。一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它的多元化合作应该体现在什么方面呢?首先它一定不能闭门造车,一定是开放的,要和各式各样的平台机构、个人相连。

▲三江源帕卓巴社区可持续改造

2015年落成的青藏高原零废弃社区,三江源帕卓巴社区,社区这个非常漂亮的公共空间使用玉树地震后的废弃材料进行重新组合,打造出一个可供当地人共同生活、交流、宗教活动的公共空间。它在2021年可持续设计中获得乡村最佳空间。


▲废弃风力发电机叶可持续改造

废弃风力发电叶片退役后的循环设计,是superuse元造事务所的作品,获得2022年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的公共空间类最佳作品,这是在荷兰的一座社区儿童乐园,按叶片的规格材质、材料进行挖空、连接、组合做成。

▲BCAF和可口可乐(中国)的流浪猫窝可持续设计项目

第二个维度,日常生活和可持续的连接。这是我们和可口可乐(中国)发起的“不瓶凡”回收再生征集项目,全场最佳作品被授予了用回收塑料设计制作而成的流浪猫窝。不仅解决了流浪猫的保暖、防雨,另外它的材质也非常轻巧,收到以后拼接起来也很容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猫咪是喜欢的,也愿意使用我们设计的产品。



▲用废弃矿泉水瓶做的校服

▲身穿校服的孩子们

这是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做的校服,通过测试它是安全可靠的。为了让当地的孩子们能切身了解他们穿的校服的材料,我们专门制作了一个小册子,向他们介绍衣服制作材料的来源,虽然使用的是废弃的矿泉水瓶,但材料都是安全的。同时我们也鼓励孩子们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变废为宝,让推动可持续从我做起。

▲可降解垃圾袋

最后给大家展示的是我们设计和研发的可持续降解垃圾袋,它的原材料是玉米淀粉,保质期为两年,过期后垃圾袋即使还是完好的,但已不能再使用,因为一拎就碎,真正做到可降解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三,可持续传播。通过传播让大家知道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状况,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下面我通过几个案例跟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届获奖作品《余物、新、秩序》海报

这是2021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最佳城市视觉作品,《余物、新、秩序》展览,这个展览从布展到策展,所有的材料都是低碳、可回收的。在策展的运输方面也尽量做到减碳和可循环,我认为这个展览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的典范。

▲9月在郑州园博园的可持续设计成果展

这是今年9月份我们在郑州园博园的成果展。展览尽可能做到了回收、再利用与可持续,比如作品的展台都是用的水箱,展览结束以后还可以再使用。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和传播的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位于联合国总部的可持续设计展

这是我们在联合国总部纽约的一个展,在总部大厅我们用一个比较环保的方式,可回收的板材,进行布展。


▲驻联合国中国代表大力推广中国可持续设计

中国驻联合国使团也在大力推广中国可持续设计,让中国可持续能够得到全世界的认知并进行推广。

通过日常生活的可持续,到社区可持续生活,再到对可持续设计进行传播分享,让可持续的不停留在一个理论概念,而是真正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中去,是BCAF希望推动的方向


#05
“从一个饮料瓶开始探索可持续设计与生活方式”



刘学颂 | 抱朴再生 BOTTLOOP品牌创始人& CEO、北京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会长
2010 年加盟「抱朴再生」母公司盈创回收,致力于环保教育,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广和实践。2019 年,创立环保国潮品牌「抱朴再生」,旨在从一只塑料瓶开始,通过零废弃全流程解决方案以及再生潮流商品,打造一个渗透中式环保哲学灵感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品牌。联合30多家企业推动成立北京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旨在汇聚更多行业力量,共同推动循环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讲好中国的可持续品牌故事。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从一个饮料瓶开始探索可持续设计与生活方式”,主要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和经验教训跟大家讲讲抱朴再生的故事。

目前地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二是气候变化,三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013年塑料包装材料全球流动趋势

2010年我加入盈创回收,开始从事废旧饮料瓶回收再利用。进入这个行业后,我发现回收瓶子非常贵,而且这些塑料瓶所处的环境都非常差。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有些小作坊对回收的塑料瓶进行粉碎,再用工业强碱进行清洗,清洗的污水直接排放出来,对水源和土壤产生二次污染。

那些年,我跑了很多垃圾场,在跟垃圾回收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收入也非常低。我们如何运用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给传统从业人员一个体面、稳定的工作,让他们的孩子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我们希望用品牌价值和生态美学来提升这个行业的附加价值,并吸引年轻人进来,通过他们的创意和才华把这个行业塑造成一个受人尊敬的、酷的、特别时尚的行业。基于这样的初心,2019年我们成立了抱朴再生。抱朴再生的每一个产品从回收到成品,我们做到安全回收,无二次污染,清洁安全的生产全流程。

抱朴再生设计和策划的每一个产品,都蕴涵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桑基养鱼,蚕的粪便可以喂鱼,鱼又滋养蚕,真正做到没有废弃物。豆腐我们都很熟悉,我们用豆腐榨了豆浆,还可以做豆渣,豆腐可以吃鲜豆腐、冻豆腐,到最后的臭豆腐、豆腐乳,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零废弃与可持续智慧。

▲抱朴再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的手工艺者,设计可持续时尚单品「编de」包

抱朴再生基于这样的文化理念,做了很多产品。这是四川国家非遗传承人用回收塑料袋做的仿竹条编的包,在国际上受到很多好评。


▲抱朴可持续时尚单品「折de包」

今年6月我们推出回收海洋渔网做的包,它的灵感来源于我们小时候玩的“东南西北”,折起来很平整,像一张纸一样,这样可以节省运输空间和收纳空间。


▲抱朴再生助力乡村振兴「什寒村在地文化升级项目」

▲五峰春茶可持续礼盒项目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我们不知不觉走上了乡村振兴的道路。我们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对海南什寒村进行改造,帮湖北五峰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做茶叶包装等等。

▲中国首例零废弃办公大厦「中信大厦」

这是我们给中信大厦打造的“中国最美的垃圾场”,材料来源于大厦平时所产生的垃圾。我们有小程序、线下的可持续手工坊,通过跟年轻人互动,来实现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推广。

虽然抱朴再生成立只有四年多,但我们获得了很多奖项,也得到国际的认可。去年初我们成立了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希望打通回收再利用的上下游,同时让各种不同的团体、不同的组织加入进来,跨界共创,让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这个行业的模式和标准,能够融入中国文化,向世界、向国际舞台去传播。

抱朴再生希望,从下一代手里借来的环境,以更美好的形式馈赠给他们,让每个人心中都有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种子。


#06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设计”



周子书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社会设计教研室主任
跨学科领域的设计师与研究者。现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社会设计方向教研室主任。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硕士,以及英国中央圣马丁叙事空间硕士。曾担任中国美术馆设计师及策展人。2014年创办社会创新项目—地瓜社区。2016年,地瓜社区获得由香港设计中心颁发的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大奖。2018年,地瓜入选伦敦设计博物馆Beazley 年度全球最佳设计之一。2019年,地瓜入选全国美展进京作品。2020年,被台湾金邸奖评为年度社会设计人物。

UNDP中国的张薇女士基于“发展”的概念来介绍“可持续”。她通过对“发展”的梳理,指出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两大核心: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治理、环境、社会),以及“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体现包容性和公正的主旨。然而,「人类发展指数」首次在全球连续两年下降,人类发展已经回落到2016年的水平,逆转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大部分进展。面对复杂情境,如果我们需要过渡到更可持续、更公平、包容的社会,这就需要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法,而社会设计可以在“关联性和系统性”这个维度做出有效回应。

基于此,我和大家分享六点“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原则:第一,把复杂的问题拆分成若干具体的问题,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宏大的,而是具体的;第二,基于实证的方法,带着全球的视野在具体的地方和具体的人展开行动;第三,促进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跨界对话和参与式共创;第四,试点与原型测试,迭代和试错。第五,从局部阶段性的成功到规模化。我个人的观点是,任何的方法脱离了对的人和团队,都很难被复制以及被规模化。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社会过程,唯一的办法就是鼓励多元的行动,让更多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去做不同的尝试。第六,把地方性的政策变成国家性的政策。

虽然各个地方经常都会有示范项目,但社会创新从来都是困难的,事实上仅有不到1%的试点最终实现了规模化、制度化,成为了政策。所以创新从来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以下是我和团队过去十年做了四件事,都不能算成功,只能说是阶段性的社会行动,但每件事背后我都有不成熟的逻辑:试图去勾勒一种社会图景,帮助我更系统性的去理解中国社会。



▲位于成都的“地瓜社区”

第一是通过设计社区公共空间——地瓜社区,去理解中国社区内流动的多元主体、环境、治理之间的内在张力。很多人了解我是从2013年改造北京的地下室开始,当时的我希望通过技能交换项目来帮助地下北漂青年拓展自己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早日搬出地下室。随着过去十年的实践,从北京地下到全国各地,我们渐渐意识到更需要通过设计赋能、技术支撑,学术思想来激活当地人们成立社会组织或社会企业去寻求发展,因为这个地方是属于他们的。

▲成都天府社会创新中心设计

第二是通过设计成都的天府社创中心,理解社会组织的运作逻辑,以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在社会创新实践中对“创新怎么实现、资源怎么交换、价值怎么输出、主体怎么培育、市民怎么参与、生态怎么构建”进行深度思考。搭建社创产品研发实验空间、资源交换供需对接空间、赋能支持价值输出空间、创新主体孵化成长空间、社会美育公共服务空间,汇聚成社会创新要素交会融合生态。

▲《家书》设计项目

第三是通过设计《家书》项目,去理解一个家庭和社区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和在地居民组成团队,用了一年的时间在成都马鞍社区为25个老人和家庭过了25个生日,设计了25本家书,每一本家书的排版过程就是帮助老人疏解自己内心的过程。如果说《家书1.0》是艺术家的个人表达,那么《家书2.0》就是我们开始如何把一个艺术项目变成制度化和规模化的探索: 社区治理视角下多元主体协同共创的设计策略——以家书作为行动方法。

第四,2021年到2022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策划组织了「社会设计在中国」的系列公开课,我们请了全国跨领域专家和学者来授课,目的是把艺术设计、社会人类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整合到一起,尝试建构一个新的专业-社会设计。社会设计下的“可持续”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讨论界面,通过不断寻求媒体的关注和塑造事件肖像,让广泛的市民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让有关价值的公开辩论变得更加清楚。把环境正义的话语和可持续的命题结合在一起,既探究环境改造的替代性模式,又要探究生产、消费和分配的替代性模式。

资本螺旋上升的内生性扩张,促使全球过剩的物质生产和“空间修复”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而可持续作为一种宣言,它是另一种物质生产形式的伪装,还是真正挑战基于地理的社会关系与生产关系的重塑?这也许会向我们提出一个更加批判性的问题。


#07
“在难以持续的今天何以持续?”



刘阳 | 策展人、艺术顾问
2008年加入美术馆行业,先后在深圳华·美术馆、OCAT和广东时代美术馆开展本土艺术机构实践,参与着它们在美术馆浪潮下的发展进程。目前致力实践美术馆和艺术的公共精神在进入社会现场、联结不同人群和认知经验中的独特价值。

我们这个单元主题有三个关键词:民俗,生态,气候。如果我们回顾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警示,这三个关键词能够在更深层的动机层面建立起与我们每个人的密切关联:“我们长期以来把自然当作一种工具,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而对自然采取了纯功利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其实也暗含着我们将人类同伴工具化的倾向——不论是在全球舞台之上,还是在我们自己的社区和家庭之中。因此,重新审视我们对自然所采取的、纯粹工具性与功利性的态度,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以相似态度构建的社会和经济体。我们应该在每一个领域,重新审视我们是如何与更广阔的世界发生联系的。”在人类社会不断遭遇阻滞和难题的今天,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身边观测远方,什么在焕发真正的生命力。

▲普宁游神:民俗背后的机制设计

年初我去普宁看游神,进入不同村镇时,体会到了各自不同、叙事完整、既热闹又有激情的仪式,置身其中很难不被打动和感染。

在这些民俗传统中我感受到了一套精妙的机制设计。比如一村一俗意味着每个村会有一套专属、独特的东西,各自发展,但它可能在宗族内部产生比较,不同房之间谁做得更好、更团结,也可能在外部形成口碑,哪个村有不同的花活绝技、有让人期待的可看性,这也就有了竞技和竞争性。“游戏”的元素也是这些仪式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人类社会里的重要性,不乏有学者做过深刻剖析。通宵达旦的游神和为了支持它实现而获得的种种“特许”,让人们从日常行为规范的限制中进入了一个“脱序”的时刻。盛大的活动和热闹的气氛,不仅是提供一个景观,从内生视角来说,更重要的是制造平淡日常生活里的“沸点”。它还负责调动人们的情感,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在各地奔波,归家和团聚已成为情感上的刚需。在这样的民俗仪式中,礼仪、规则、技能,需要有经验的长者指导和传承给年轻一辈,虽然在现代科技面前老人被无情抛弃,但在这个重要时刻他们在社群中依然有独特地位,他们保证了”代际传递“的可能性。最后这套仪式里的个体诉求,还具体关联到了每个人的现实利益。

这些仪式虽然受过岁月的洗礼,尤其是现代性的冲击,但今天仍能感受到它可以内生持续的强烈生命力,而不是只能像遗产一样弱势地等待被保护。

▲艺术造节:修复关联的公共性艺术实践

近几年,艺术造节也常常是地方文旅或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法。

在一些村子,可能既没有过去、找不到它的历史,也没有什么特点。这时艺术可能更能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去发现和修复人们的共同体体验。但艺术在前端介入所带来的那些野生的、自发的活力,往往会随着资本的到来,注入城市化商业主体的组织管理系统,而在破碎的传统面前,如果又遭遇中空的乡民组织系统,原本鼓励民间联结、从具体生活中制造、强调修复性和体验性的过程,往往会迅速被更有效率的、整齐划一的“建设”所替代。最后在稀缺中可能制造出一个“非遗创新”成功案例,但它未必还能真实地表达村民的愿望,更多的只剩“景观”。

在这样的造节模式里,能不能形成可持续的生命力,还有待观望。




▲广东时代美术馆第五届社区艺术节“我们的距离?”

从2010年开始,广东时代美术馆每两年做一届社区艺术节。我们以美术馆为原点,在它所在的黄边,尝试着把艺术项目散发到街道上、村巷里,进入到居民的普通生活中,希望在“节庆”中拉近当代艺术和大众之间的距离。

▲黄边村的舞黑狮出现在美术馆和独立杂志里

黄边村也有自己的民俗,过去日常务农、闲时习武的他们,舞的是代表着张飞的黑狮。我们把黑狮邀请到了美术馆参与社区艺术节,这是城中村里的艺术。每年暑假,黄边村的小朋友们在村里练舞狮,我们邀请他们随笔创作画下了各自眼中的黑狮,收录在美术馆发起的独立杂志《黄边有信》里。这样民俗和艺术可以在城中村和美术馆里互相流动。

▲当代离散与金山阿伯

这几年艺术展览经常会谈到“离散”。其实这个随着全球移民流动特别突出的当代话题,也可以回溯投射到广东人过去常讲的金山阿伯的故事里,在东莞木鱼歌里就有非常生动的金山阿伯的家书来信。

这位老先生是东莞木鱼歌的非遗传承人,他第一次来到美术馆,给大家表演时非常担忧,怕年轻人不喜欢这些“过时”“老旧”的东西。在日落音乐会里,我们也促成了广州仅存一支盲人瞽师地水南音曲艺队与当代实验音乐、影像、舞蹈家的合作。我们希望在美术馆里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人们的共性经验穿越相遇,在历史、当下互相映照的关系中,可以看到底部互联的情感和长久共有的活力。

▲黄边村的路上植物学

今天一些正在发生的当代民俗可以在路上观察到。在黄边我们开发了几条不同主题的村游路线,带领大家层层剥开折叠的日常。

“路上植物学”是其中一条。我们在黄边村里可以看到规划种植的有趣植物,在水泥地上顽强生长的野草,以及居民种植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城中村地方很小,大家就会用很巧妙的方式,比如用一个衣架和塑料瓶做种植,在旧的垃圾桶里面加一层塑料袋,就成为了花盆。我们讲废物利用和可循环理念时,它不是凭空出现的,在条件有限的城中村中,有非常多这样的民间智慧和个体创造。

▲时代101驻村计划里的艺术创作回应,“共处一室”展览,2023

时代101是我们邀请艺术家前来驻村生活,与居民在共处中进行交流和创作的一个空间。

这是艺术家纪怡楠的驻村创作展览,她用版画刻下了她眼中的黄边日常。这件作品记录的是黄边村的垃圾回收站,有趣的是她把作品装裱在了一个一次性餐盒上,用它来替代了过去艺术作品慎重搭配的精致画框。上面这个是水果盒做成的画框。收来的红双喜烟盒上,插上一朵花,成了测每日运程的APP的注脚。在疫情封控期间,测核酸的地方,人们把最常见的红色塑料凳倒过来套上垃圾袋就成了医疗垃圾桶。城中村错综复杂的巷道里,有时声音比身影有效,捡废品的大叔听到影像里有他的叫卖声,很高兴地走进来寻找,其实墙上的画也是艺术家听着他的声音描绘出来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也重新理解生活和艺术的互生关系。

▲参观一个空的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2023

随着跟黄边村居民接触加深,我发现大家虽然经常经过也都知道附近有个美术馆,但从来不知道美术馆到底是做什么的,更不要提进去看看,难怪我们的一元特惠门票一直不生效。

可是我们在村里和大家的相处越多,大家对时代美术馆认可越来越深,虽然这时美术馆已经被迫暂停,但我感到是时候正式带领大家走进美术馆了,即便它是空的。于是有一天我们郑重的发了门票,让大家走进来体验,通过展示、讲解带领他们了解美术馆里发生的人和事。在这个两个小时兴致勃勃的旅程里,空空的美术馆里充满了故事,我们还收到了不少有意思的反馈。今天,也许某个美术馆会遭遇变故,也没有哪一个事物是坚固不散的,但美术馆的公共精神是可以持续生长的。在纷繁的艺术资源和设计世界里,美术馆是一个公众更容易辨识掌握的事物,我们希望把对美术馆的认识,作为交付给他们的一个工具,将来不管他们去到哪里,都敢于走进美术馆,并且通过这个公共空间接触和进入未来可以不断打开新知的可能。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天涯神贴,有网友很不忿地说,3%的全球富豪消耗了65%的资源,却呼吁97%的普通人节约资源,最后节省下来的呢,再拿回去给这些富豪使用吗?

留言中也有很多话让大家破防。有位网友说,人家说排污就排污,说开山就开山,说打仗就打仗,我用点塑料袋怎么了?如果我们用一种比较的方式看的话,可能许多人所节省下来的确还不如一场巨大的浪费来得快。那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做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迈克尔•桑德尔也提醒说,我们今天跨越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国界,不仅仅存在于文化和文明,还有我们始终无法忽视的贫富的差异、农村与城市居民的差异等等。它们导致了有些公共讨论好像局限在一些特定学识背景的人身上了。

而我们迫切需要探索的正是我们如何在更广泛的社群中创造公共空间和条件,让跟人们息息相关的问题都能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得到更广泛的分享或者是交流。

所以,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公共空间的存在,发展能够参与讨论的人群多样性。尤其在今天原子化的社会里,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存在,也要考虑自己应该如何存在,在我们的行动半径所能及的范围里,如何和周围的事物相处,如何和整个世界相处。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可以超越美术馆形体的那个无形的公共精神,还是可持续设计或可持续生活的行动方式,它们关乎和强调的最核心、最坚韧的理念,都是需要我们以自己为圆心建立轴线去坚守的,接下来就是怎么和周围发生具体的连接。


#08
“更加在地、本土地展开生态叙事”


邢丹 | 策展人、《信睿周报》生态与艺术方向专栏主理人
策展人,《信睿周报》生态与艺术方向专栏主理人,从事艺术+科技方向研究及策展,致力于混合媒介叙事与生物、生态话题的研究,试图用一种日常化的叙事方式,探讨技术的多样性,以及艺术与科技创造未来人类跨界生存、万物共荣的可能性。曾参与BMAB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超级链接Hyper_Connection”751国际设计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多个展览的研究及策划工作。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生态艺术的一些研究和策展实践。当下艺术领域逐渐产生了一些话题上的转向,大家都会逐渐展开跟我们切身相关的气候、技术,以及未来的思考,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生态议题,从今天的环境中去理解技术、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一个方面都跟今天的生态息息相关。我在想,我们怎么从更加在地化或者更加本土化的视角展开我们对生态的叙事?换言之,生态与艺术的思考如何在本土语境中产生更大的效力?

▲勇敢者的阳台海报

这是我2022年做的一个展览——“勇敢者的阳台”。阳台是大家家庭生活空间中都会有的元素,阳台之于我来说是一段成长的记忆和家庭的情感链接,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阳台是一个像藏宝阁的地方,姥姥在阳台上总能时不时地变出各种好吃的好玩儿的,让我感到神奇。

▲南湖渠小区变化

这是北京一个待拆迁的小区,南湖渠社区。社区中大部分居民已经搬出,但是由于后续的拆除和重建规划一直没有开始,在2016年我去这个社区进行考察,社区内的房屋已经部分拆除,在被拆除的废墟中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之前人们生活的痕迹,能看到废旧的家具、门窗、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跟建筑垃圾混杂在一起。在2021年的时候因为《勇敢者的阳台》展览的筹备,我重新探访了曾经如同废墟的地方,非常惊讶的是由于规划的问题这里一直没有被完全拆迁,居民又重新入住,原本的空间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残破的墙体被重新围合起来变成一个半开放的院子。遗弃的水池、水桶、木箱等生活器具变成了种植花草和蔬菜的容器。社区的居民与与自然节气的协作下使得各种各样的植物在这里按照自己的周期繁荣生长。

阳台,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生活空间了,是我们晾晒衣物、摆放盆栽的地方,也是家庭中最接近自然的空间,在调研中我发现,正是这个方寸的小空间,每个人都在发挥着最大的创造力,我认为这一切都体现着人们生活智慧的同时也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协作。阳台这个空间既是个人与社会的接驳,也是人工与自然的协作。假如把阳台变成未来生活的实验室会发生什么?

人们在这个实验室里同样进行着我们熟悉的在调研中大家最常在阳台上的行为:转换营养、制造材料、种植花园和仰望星空,不同的是:他们会使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营养转换生成新的食物,并借助菌丝的力量来生长新的材料;他们可能与藻类等微生物协作来搭建新的混生的生态系统;他们在未来技术的视角下观察天空,打开我们对浩瀚宇宙的想象。



阳台在这里是一个隐喻,是人、技术、自然共同协作的缩影,是一个通往未来的通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角度出发去想象未来?当下我们需要一个适当的语境,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去寻找可以颠覆的力量,我们今天在阳台上,在一种亲密关系中,去获得一种真实的力量。一种是进步的力量,一种是反思的力量,一方面是希望不仅能为人们带来对周边世界关系的认识,更希望这个角度能带来一种切实可行的改变的力量,这种力量根植于生活现场,而不是脱离现实的去想象未来,用个体的实践去畅想未来人类的生存场景,一方面也是对当下生活环境以及问题的勇敢反思。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营养转换者、花园种植者、材料制造者、仰望星空者。

▲作品《面包虫农场》

这是展览的第一个单元,营养转换者。这件作品《面包虫农场》是由LIVIN Farms团队的昆虫养殖专家设计出来的昆虫养殖套装,黄粉虫以生活厨余和塑料为食,它的粪便也可以作为植物的养料,黄粉虫本身也是人类和一些家养宠物的优质蛋白来源,以此来畅想昆虫在我们未来生活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作品《“复活”晚宴》

这件作品是《“复活”晚宴》,探讨了利用已灭绝物种的DNA碎片复活这些物种的科学难题、对于伦理的挑战和它们能被烹饪的可能性,通过这样一种体验,引起我们对人类与不同物种共同生存的反思。

我们是否应该复活它们?复活后我们该如何对待它,是野生还是圈养?更进一步,我们是否会食用它?基因组美食研究中心的艺术家们,创造了一种情境,让大家真正的在这种情境中去思考科技发展带来的这种伦理问题。

▲作品《植物皮草》

第二个单元,材料制造。材料制造单元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技术的背景下对材料的探索。这是艺术家达莎•察彭科的作品《植物皮草》,人类要得到皮草前必须先种植、培育、灌溉,要像呵护一个真实的皮草大衣一样去呵护它。《植物皮草》遵循并实践着与自然共生的原则,来讲述不同物种之间互相支持来共同生成一件衣物的过程。大家在现场的不同时间看到的可能是不一样的生长阶段。


▲作品《Lo-TEK:先进的原住民主义设计》

这件作品是整个展览中唯一一件文献作品,《Lo-TEK: 先进的原住民主义设计》则展示了对印度东北部卡西山的“活根桥”、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祖尼人建造的“华夫花园”、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鱼稻共生农业”的三个研究,我们从传统社会中去寻找生活智慧,通过在地性技术去创建未来共生系统的可能性。图片中是印度卡西族人的活根桥,他们生活在热带雨林,雨季的洪水经常会冲毁桥梁,智慧的卡西族人把树根编成了活根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材料使用、建造成本、维护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随着桥梁的持续生长,也会不断地提高其承载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桥梁自我恢复能力、生物多样性和土壤作为护岸的作用,基础设施在自然环境中发挥这样的能力是史无前例的。

▲作品《将去何处》

仰望星空单元的第一件作品是《将去何处》,艺术家邱宇从这里提出了一个设想,假如我们是一粒尘埃将会被风吹向何方?艺术家在展馆外的露台上,放置了一台气象站,追踪展馆外实时的风力风向数据,并控制我们的在数据地球中的游走,形成一段地球的影像。艺术家探讨了一种物质的力量如何在我们以数据集合的虚拟世界渗透。从一种现实进入到另一种现实的诗意体验。

▲作品《地面站》

这件是艺术家刘昕的作品《地面站》,刘昕用自制的简易接收器(扫把棍和衣架制成)在自家的露台和后院接收到了已经退役的卫星NOAA-15发回的信号,之后艺术家展开了对这颗卫星的追逐,搜集它每次划过头顶时所发出来的信号、音频和噪波,转化成诗意的影像及声音,以此定位自己在宇宙中的坐标。

▲作品《ALMA音乐盒:即将消逝星球的音乐》

这件作品叫《ALMA音乐盒:即将消逝星球的音乐》,艺术家们把ALMA望远镜收集到的来自一颗垂死的红巨星的数据转化成音乐,这些的旋律就好似一段段对950光年外遥远的垂死星球的安魂曲,让我们感受到了从人类的阳台之上,仰望浩瀚宇宙的诗意, 这种诗意的力量也成为人类内心广袤的延展。

▲“阳台”展览展陈材料

另外想分享的是“阳台”这个展览的材料,在各社区调研中,发现大家会用现成材料去搭建生活场景:会广泛使用货物托盘进行植物的种植、赋予旧的材料新的活力,展览中我借鉴了很多居民常用搭建形式,展览过程也是向生活、向居民智慧学习的过程。展览的部分基本结构的搭建材料源于南湖渠等几个社区的居民,在展览结束之后,这些材料又返还到了原来的生活场景之中。

▲Space Permaculture

最后,想分享的是与基因组美食中心(CGG,The Center for Genomic Gastronomy)合作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Space Permaculture,是一个花园网络,用于种植、理解和保存在外太空栽培或食用的可食用植物,将花园中的植物与宇宙视角下的多物种活动联系起来,探讨有关人类探索欲望和生物性驱力的问题。Space Permaculture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物种的种植实验,亲历了太阳耀斑辣椒小苗育种-移栽-授粉-结果的过程,使我得以从当下纷杂抽离出来进入到了悠长的植物时间,这株太空植物幼苗每一处看似微弱的生长变化都连通着宇宙瞬息能量,每一次对这株小小的生命体进行观察并跟CGG花园网络进行分享各自的种植感受,一株株幼苗仿佛穿越地理的局限把我们链接在了一起。

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去理解周围的万物?如何去开展在地的生态叙事?我们在这里不是远望无人的荒野,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在对无人化的纯粹“自然”的回溯,也不是一味的相信技术的进步可以无限的修正我们给地球带来的伤害,面对这样一个混沌的当下和不确定的未来,我们需要根植于生活的技术与联合一切人与非人类力量的实验场,在这个务实的行动中重新思考当下的人与万物的关系。也许,未来生态不在遥远的将来,而是在每一个人的脚下。

*图片由各演讲嘉宾提供

“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开放合作”作为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的核心战略领域之一,我们深信国内国际的可持续设计交流需要不断更新讨论。BCAF协助“艺术家分享会” 等系列活动作为先声,旨在以新的视角来看可持续设计与当地发生的紧密联系,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无限可能。

深圳国际低碳城·公共艺术展由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主办,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龙岗区坪地街道办事处协办,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策展,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担任可持续专业顾问。艺术展以“一团和气”为题,视南方为观察田野,关注气候表现、可持续生态与公共参与,旨在从本土民俗的微观视角,抵达当下具有全球普遍关联的共同处境与宏观议题。展览分别从民俗智慧、多样生物、感知天气三个视角出发,试图描绘一种见微知著的个体与气候关系。

2 0 2 4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