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浮生若梦,转瞬即逝 | BCAF新声
新声 NEW VOICE
支持青年人才,为新的梦想共声
由40位伯乐举荐十大创意领域的40位潜力新锐。
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财新视听、财新创意联合发起的《新声——中国当代艺术家推新计划》第三季,旨在支持青年人才,为新的梦想共声。
我们邀请来自艺术、设计、电影、建筑、思想、文学出版、舞蹈、戏剧、音乐、美育等领域的专家伯乐,推荐他们最注目的年轻创作者。他们或因奇思妙想、大胆突破而醒目,或有着拔群的锐气、睿智,或凸显出某种当下罕有的质地。他们的成长路径和个性化选择亦可折射时代的特征,他们的先锋、原创、个性,代表了BCAF一贯支持的真实思想表达与多元对话空间的理念。
新锐创作者将获得BCAF及财新传媒各渠道、全网传播的推广合作,也将优先获得国际交流、创作资助、艺术驻留的机会。
第三季10位新锐的深度访谈文章、人物纪录短片自2024年3月22日起,在每周五14:00持续发布。
新声 NEW VOICE第三季第十期 |
李舜(青年艺术家)
新声伯乐
郑梓煜
策展人、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伯乐推荐语:
李舜是直觉机敏而早慧的艺术家,在从摄影出发的跨媒介创作中开启了一条不断演化拓展的脉络,他近乎本能地反叛“清晰度”“逼真性”和“决定性瞬间”这些已然被本质化了的摄影属性,从《林泉高致》系列的抽象笔墨,到《格物致知》系列的书法名帖,再到《互联网写生》系列的繁复手绘,他以光为笔,以笔追光,在时间与稍纵即逝的运动中撷取“墨迹”,在绝对的偶然性中创造独属于他的理性秩序。
▲ 新声 NEW VOICE第三季第十期 | 李舜
夜晚,自然光隐退,城市的霓虹、手机和电脑屏幕的蓝光,都是艺术家李舜的可见光。他昼伏夜出,和我们很多人一样,通过屏幕,吸收多次转译之后的信息,用手机随手一拍,表达即时情绪。但艺术创作的工作,让他对这一切保持敏锐、警惕和怀疑。
李舜自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爷爷读过私塾,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幼年时的他沉浸其中。他想过念中国文学专业,也想考中国画系,未能如愿;他向往杭州西湖的景观,读了西湖边上中国美术学院的跨媒体专业。
一切宛如最好的安排,李舜没有用传统技法去延续传统,从最终结果看,他是“反传统”的。跨媒体专业需要对这个时代的媒介保持敏感。
因为喜欢一切在晚上发光的东西。大三时,李舜从系里借了两台哈苏胶片相机,安装在汽车内分别对准前后风挡外,一边在杭州的夜晚兜风,一边拍摄长时间曝光照片。他将照片直接扫描底片,夜色成为白底,光线则如墨色划出抽象的轨迹,前后车窗的两张照片构成一组。作品已完成,他又从光的墨迹中看到书写的意味,开始主动拍摄收集光的轨迹,从大量图像中筛选整理出类似汉字书法笔划、部首的元素,再用这些元素组成历史上的名贴。每幅“名贴”一旁,尽数列出所用笔划的出处——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在哪里拍摄。
▲ 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实以外,别无其它 5-6,摄影,收藏级相纸艺术微喷,100×100cmx2,2009
▲图像中筛选整理出类似汉字书法笔划、部首的元素
▲格物致知—祭侄文稿(局部)
▲格物致知—祭侄文稿
李舜并非刻意延续传统,他的很多做法其实是对传统造型艺术教育的质疑,我们到底要延续什么?是表面造型吗?他曾在电脑上将爱因斯坦、达利、李小龙、鲍勃·迪伦等名人肖像转换为负片,用素描临摹出一模一样的版本,再用大画幅的黑白胶片拍摄素描画作,得到一幅正像的底片。他认为写实绘画的高峰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是为宗教服务,为描绘神和英雄。但在摄影术发明之后的今天,追求写实以及追求笔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创作意义。
如果说肖像系列还在试探写实绘画和摄影技术之间的边界,那么后来的《海面》《互联网写生》等就是探索虚拟和真实的边界。李舜的作品让人体会到人类文化的轮回往复,以及一种真实与虚幻交替重生的复杂感。
在一次被邀请去洛杉矶举办个展前,他用谷歌地图街景模式搜索洛杉矶的实景,截图后用数码相机翻拍电脑屏幕,再对照拍下的照片素描“写生”,把街景绘制到诗集、小说、童话集的书页上。他在疫情期间使用这种方式大量创作,借助谷歌街景地图不仅“游览”了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及风土人情,还走进最著名的美术馆博物馆,透过电脑屏幕去欣赏大师们的传世名作,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形式进行转译,是为《互联网写生》。
然而不管是光影水墨,还是不断转译的写生,都是一种稍纵即逝。或许稍纵即逝的瞬间,才是人类永恒的真实。
▲ 艺术家李舜
▲格物致知-俘光掠影,摄影,手工宣纸艺术微喷,99×99cm,2023
▲格物致知-剩山图,摄影,手工宣纸艺术微喷,117.5cm×231.5cm,2023
快问快答
Q:你觉得当下最亟需改变的人类社会现状是什么?
A:人类社会,对我来说范围太大,就我身边的感受而言,能独立思考很重要。
Q:你从事的职业能够有助改变这个现状吗?
A:能,虽然很有限。
Q:你最想改变的个人现状是什么?
A:成为一个世界公民。
Q:你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A:网络。
Q:你的童年震撼和缺憾是什么?
A:不知道。
Q:除了做艺术创作,你在什么事情上最花时间?
A:睡觉。
Q:你第一次挣钱是做什么事?
A:初中时候发过传单,正儿八经开始赚钱是大学时期开了几年的画室。
Q:你现在的职业有多大程度是谋生?如不必考虑生存,你的创作/工作会与现在有何不同?
A:我现在就是以我的职业谋生,但不是说我为了谋生才做这个职业,是恰好我喜欢的职业能为我谋生。
Q:今年最高兴的事?
A:搬新家了。
Q:作为一名艺术家, 你最看重的三个品质是什么?
A:时代性、批判性、不可替代性。
Q:对你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A:引导我考进中国美术学院的人。
#01
“笔墨当随时代”
B:你的名字叫李舜,最开始形成个人风格的作品是捕捉光的瞬间形成水墨般的形态,这是一个巧合吗?
李舜:这个名字是我爷爷起的,其实是来自于三皇五帝的舜,我好像还有表兄弟叫李尧、李禹的。
B:为什么会选择跨媒体这个专业?
李舜:我上大学的时候还不叫跨媒体,那时候叫新媒体。其实我当时只是想考中国美院的南山校区,离西湖特别近,就相隔一条南山路。我当时喜欢这个校区的大门,气派,新媒体系就在这个校区。
B:目前正在进行的创作系列是什么?
李舜:光影水墨的一个延续,以前是用光影的形式做书法,最近在做《溪山行旅图》,山水的光影实践。
B: 你用手机、电脑和相机来展现传统书画的美感,你平时会用笔墨纸砚去练习传统书画吗?
李舜:我其实是在一个反传统笔墨的语境下进行的创作,这些传统的书写媒介离我们当下的生活也已经渐行渐远。我小时候家里人试图让我练练毛笔字,但失败了,我现在也写不好字,签名都是用拼音,不过也好,国际通用。
三大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兰亭序》就是王羲之那帮世家贵族在绍兴会稽山下喝大了,写的一篇游记,《寒食帖》是苏东坡被贬黄州后郁郁不得志,即兴而发的人生感叹。前一阵我有个朋友来杭州看周杰伦演唱会,结果下大雨,他用手机拍一个视频,发到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不满。他怎么不拿支毛笔和宣纸记下来?
毛笔、墨汁、宣纸都是古代人身体器官的延伸,跟当代的手机、电脑、相机是我们身体器官的延伸一样。我们要继承的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精神,形而下的技艺是要继承,但更需要去发展,和这个时代产生关系。
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没有一个是所谓的职业书法家。王羲之出生在琅琊王氏,司马与王共天下;颜真卿,当朝上柱国;苏东坡,北宋大文豪、政治家。所谓功夫在画外,颜体之所以刚劲有力,是因为有面对国破家亡时候铁肩担道义、胸怀天下的气度。《祭侄文稿》便是颜鲁公亲人战死沙场,悲愤交加之际,一气呵成的祭文。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其章法自然天成,毫无雕饰,完全是情绪的左右之下所完成的,这便给人以巨大的遐想空间。但是今天的书法家再去寻章摘句地抄摹这些圈点涂画便有待商榷,本末倒置了。再者,时代也变了,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形式,我们对毛笔、墨汁的熟悉程度达不到古人的高度,就跟古人没有见过相机和电脑一样。
B:文人画也有它的时代性,在当代与传统的不断切换当中,你觉得中国传统艺术的哪一部分到今天依然是在延续的?今天很多人依然用笔墨纸砚画文人画,你觉得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李舜: 其实每个时代都在讲究创新与突破,在我看来职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你创作中有没有时代性、批判性、唯一性。
石涛写过“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之我之腹肠”,吴冠中也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对于传统,我们不但需要继承,更需要去发展,和我们的时代及生活产生关系。
▲海面-格林童话(绘画部分),《格林童话》页面上素描200cmx354cm,独版,2017-2018
▲ 海面-格林童话(摄影部分),收藏级艺术微喷,200cmx354cm,独版,2017-2018
#02
足不出户,便观千里
B:除了用草书的形式展现当代光影与地理,你还在疫情隔离期间更新了传统文人“卧游”的雅致,“聊因此图识所见,卧游一生还自甘”和现代人用互联网欣赏图文来游历世界的心态差不多,但你用了非常复杂的流程来去表达。现在已经过了疫情时期,再去回望,你认为这个复杂的创作方式或者这组作品,给你的观念和工作带来哪些改变?
李舜:互联网写生其实开始于2019年初。当时要去洛杉矶做展览,我之前没去过洛杉矶,但想做一些相关的作品,就通过谷歌地图寻找洛杉矶的自然场景,起初也只是通过这个方式了解那个地方。我通过截屏、对着电脑翻拍、以负像画到各种文本上,再用大画幅底片翻拍成正像。确实是非常复杂的转译,转译之后,我们看到它已经不是原来的事物了。
这种创作方式开始不久,就碰到了2020年疫情。2019年还在全世界到处跑的状态,洛杉矶这一年我去了两次,疫情开始前一个月还在北海道滑雪,2020年春节后就成了房间都出不去的状态。但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观看这个世界,我选择了互联网,足不出户,便观千里。中国古人也有类似的情境,例如“(宗炳)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
▲ 互联网写生-Blowin’in the Wind-'1984’,《1984》小说页面上素描,收藏级艺术微喷,8x10英寸黑白底片,铂金工艺相纸,185x330cm,60x42cm,76x110cm,25.4x20.32cm,28x35.5cm,独版,2020
B:在互联网写生中,你选了《1984》《美丽新世界》《动物农场》这几本书作为基底,是因为书中的所体现的世界观与你本身的世界观一致,还是只是为了沉浸式体现这系列作品?
李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人,会活在1984里;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活在《美丽新世界》;但我们都是活在《动物农场》里。
#03
浮生若梦,转瞬即逝
B:你的创作围绕“光”,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这个世界都是虚拟的,只有光是真实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运转逻辑?
李舜:我一直都认为这个世界是虚拟的,如果是真的,那肯定也有造物主。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是虚拟的,那光也是。
我之所以习惯用光创作,和我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我对稍纵即逝的东西特别的敏感。就像我们在早晚高峰期的地铁站里,与陌生人擦肩而过,从小学到大学,那些短暂的相遇与别离,一期一会,稍纵即逝。“万物所来感受,内心明知昭然不惑”,身为艺术家,对这种感受会特别敏感,这也变成了我的艺术表达。我在大三时期,用两台相机,在车头与车尾拍摄长时间曝光的光影,将不断向前和不断退后的光影压缩成平面图像,用叔本华的一句话来给这个作品取名《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实之外,别无其他》,就是一种时光的消逝和存在的虚无。
这种稍纵即逝,就是我的生活本身。
▲ 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实之外,别无其他,双屏高清4K录像,黑白,356x200cm,136'23",2021
*以上图片皆由受访者提供
采写/岳岩
编辑/舒适波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