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如何可持续、可共享 | 《中国文化报》- BCAF“可持续设计”专栏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联合《中国文化报》推出“可持续设计”系列专栏,内容涵盖乡村振兴与美育、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可持续设计人才的发现与资助、社区营造与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公益创投、儿童STEAM可持续设计教育等主题。本专栏第五期《社区营造如何可持续、可共享》于12月20日刊登发布,与您同步分享。
#01
2021年,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通过“中国ECO DESIGN可持续设计大奖”发掘与支持了位于上海长宁区的民间社区——“闲下来合作社”。这个独特的社区空间由创新型社会组织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简称“大鱼营造”)的跨专业青年设计师团队,秉承着可持续设计的原则,有效利用公共空间,联合公众共创共建形成。
大鱼营造理事朱丹介绍:“从服务设计的视角来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分成5个阶段,即从围观群众到热心居民、社区爱好者,再到社区能人和社区大使。为了吸引和转化更多社区成员参与,扩大影响力与认可度,在不同社区参与成熟度基础上,社区营造的目标和着力点也各有不同。社区可持续发展除了传统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也离不开社区规划师、社会组织、社区基金会、社区志愿者等多元主体的参与。”
▲ 上海市长宁区“闲下来合作社”在2018年改造前与2019年改造后
社区遗留有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防空洞,一方面由于设备老旧,闲置防空洞给社区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安全压力。另一方面,居民在社区中缺少活动和交流的文化空间,社区缺乏活力。为应对以上问题,大鱼营造联合社区,将闲置的防空洞改造为社区共享客厅,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能“闲下来”的地方。
▲ 入口处的白墙是社区里的小朋友们一起参与改造的
▲ 社区内部功能分布图
在内部功能上,空间划分成为A、B两区:A区为社区中心,以提供居民日常社交及服务为主,设置了闲人客厅、书吧、咖啡厅、自习室、活动室等空间。B区为众创中心,以支持青年组织在社区创新发展为主,支持创新创业的群体活动。
▲ 合作社里的“毛毛咖啡”
“闲下来合作社”社长张欢说:“对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只有调动居民参与的主动性,才能真正让社区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比如合作社的毛毛咖啡,即由社区内患有智力障碍的特殊人士毛毛主理。毛毛咖啡作为特殊群体的咖啡实训基地,也鼓励更多像毛毛一样的特殊群体走出家门,与社会建立连接。
#02
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更新与运营,北京对社区空间的可持续规划利用更早。北京从2010年开始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整治,并提出“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定,要求地下空间主要用于解决城市建设中停车难、居民活动场所少等问题。
201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周子书老师的带领下,亚运村安苑北里对19号楼的地下空间进行了可持续的利用与升级改造——“共享+产消一体”的地瓜社区就此诞生。
▲ 位于北京亚运村安苑北里19号楼的地下空间改造前后对比
位于北京亚运村安苑北里19号楼的地下空间,改造前潮湿阴暗、渗水严重,环境卫生脏乱差、安全隐患大。地瓜社区的改造非常重视现状调研和在地群众的真实需求,在“地瓜社区一号”改造初期,地瓜社区将一辆废弃的垃圾车改造成明黄色的“调研车”。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通过调研车展示微缩等比的地下室模型,还利用展板、投票板、拍立得进行现场宣传和讲解,采集到近200位居民的有效意见建议。
工作人员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类与综合评估,由此来判断地瓜社区类型、使用者需求与感受、功能分区与布局、运营维护等方面内容。施工时,形成了街道、专业团队、居民共同参与体系,带动了多方共建共治共享。
2015年,“地瓜社区一号”顺利完工,建筑面积约为560平方米,被划分为18个使用空间,设置有免费公共客厅、图书馆、会议室、共享玩具室、理发室、健身房、电影院、邻里茶吧、3D打印体验等多个共享空间。
正式运营以来,地瓜社区吸引了安苑北里社区众多居民。老年人来这里会客、唱京剧,学生们在这里写作业、学围棋、办生日聚会,年轻人在这里健身、看电影,一家人或几家人在这里举办亲子聚会,社区里居民还能进行技能交换。这里成为社区活力的源泉。
#03
▲ 德迦零废弃中心 ,图片来源:SGR
尖作村位于三江源澜沧江的源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2012年,尖作村里的一位堪布(藏传佛教中主持授戒者之称号)降央西然,在接触到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简称SGR)的绿色健康项目后,他意识到随手丢弃的生活垃圾、塑料垃圾以及医疗垃圾会成为三江源地区几个世纪都无法降解的废弃物,严重影响着牧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健康。
▲ 德迦零废弃中心内部,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2016年,在SGR的指导下,降央西然堪布组织德迦寺、德迦尼姑寺及村里52户人家,成立了“德迦环保学堂”和高原上第一个零废弃社区——德迦零废弃社区。零废弃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可以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加以利用,实现最大化再利用。
随着零废弃中心可持续生活理念的传播,德迦19户牧人逐渐恢复了传统器皿的使用,拒绝一次性塑料。此后,无论是尖作村的牧人还是到访的客人,都主动选择不使用或者不丢弃塑料制品、塑料包装并自带碗筷。藏区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塑料垃圾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 来自不同震后受损房子的窗户,图片来源:SGR
2017年,设计总监五之在三江源保护协会秘书长东周的邀请下,作为设计师义务参与了零废弃社区的空间和室内设计。五之介绍,零废弃社区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即用来建造家居用具的材料都是废弃材料;二是社区和人的可持续性,零废弃社区希望当地居民能通过参与建设活动,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建立自信,吸引更多人留在本地支持发展。
▲ 帕卓巴社区的手工灯具,图片来源:SGR
零废弃社区使用的建筑材料全部从玉树地震中废弃房屋回收,家居陈设则是由设计师从各地找到的各种二手家具,牧民们也纷纷从自己家里带来传统的、年代久远的生活用具。
东周说:“我们传递的环保或可持续的理念,是希望人们的内心接纳生活本来的美好,主动地通过个体活动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不管是调动当地居民参与设计制作,还是邀请设计师来到当地做分享,都是为了帮助当地人重拾生态和文化自信。”
#01
活力满满的上海“闲下来合作社”
2021年,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通过“中国ECO DESIGN可持续设计大奖”发掘与支持了位于上海长宁区的民间社区——“闲下来合作社”。这个独特的社区空间由创新型社会组织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简称“大鱼营造”)的跨专业青年设计师团队,秉承着可持续设计的原则,有效利用公共空间,联合公众共创共建形成。
大鱼营造理事朱丹介绍:“从服务设计的视角来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分成5个阶段,即从围观群众到热心居民、社区爱好者,再到社区能人和社区大使。为了吸引和转化更多社区成员参与,扩大影响力与认可度,在不同社区参与成熟度基础上,社区营造的目标和着力点也各有不同。社区可持续发展除了传统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也离不开社区规划师、社会组织、社区基金会、社区志愿者等多元主体的参与。”
▲ 上海市长宁区“闲下来合作社”在2018年改造前与2019年改造后
社区遗留有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防空洞,一方面由于设备老旧,闲置防空洞给社区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安全压力。另一方面,居民在社区中缺少活动和交流的文化空间,社区缺乏活力。为应对以上问题,大鱼营造联合社区,将闲置的防空洞改造为社区共享客厅,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能“闲下来”的地方。
▲ 入口处的白墙是社区里的小朋友们一起参与改造的
▲ 社区内部功能分布图
在内部功能上,空间划分成为A、B两区:A区为社区中心,以提供居民日常社交及服务为主,设置了闲人客厅、书吧、咖啡厅、自习室、活动室等空间。B区为众创中心,以支持青年组织在社区创新发展为主,支持创新创业的群体活动。
▲ 合作社里的“毛毛咖啡”
“闲下来合作社”社长张欢说:“对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只有调动居民参与的主动性,才能真正让社区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比如合作社的毛毛咖啡,即由社区内患有智力障碍的特殊人士毛毛主理。毛毛咖啡作为特殊群体的咖啡实训基地,也鼓励更多像毛毛一样的特殊群体走出家门,与社会建立连接。
#02
地瓜社区的前世今生
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更新与运营,北京对社区空间的可持续规划利用更早。北京从2010年开始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整治,并提出“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定,要求地下空间主要用于解决城市建设中停车难、居民活动场所少等问题。
201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周子书老师的带领下,亚运村安苑北里对19号楼的地下空间进行了可持续的利用与升级改造——“共享+产消一体”的地瓜社区就此诞生。
▲ 位于北京亚运村安苑北里19号楼的地下空间改造前后对比
位于北京亚运村安苑北里19号楼的地下空间,改造前潮湿阴暗、渗水严重,环境卫生脏乱差、安全隐患大。地瓜社区的改造非常重视现状调研和在地群众的真实需求,在“地瓜社区一号”改造初期,地瓜社区将一辆废弃的垃圾车改造成明黄色的“调研车”。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通过调研车展示微缩等比的地下室模型,还利用展板、投票板、拍立得进行现场宣传和讲解,采集到近200位居民的有效意见建议。
工作人员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类与综合评估,由此来判断地瓜社区类型、使用者需求与感受、功能分区与布局、运营维护等方面内容。施工时,形成了街道、专业团队、居民共同参与体系,带动了多方共建共治共享。
2015年,“地瓜社区一号”顺利完工,建筑面积约为560平方米,被划分为18个使用空间,设置有免费公共客厅、图书馆、会议室、共享玩具室、理发室、健身房、电影院、邻里茶吧、3D打印体验等多个共享空间。
正式运营以来,地瓜社区吸引了安苑北里社区众多居民。老年人来这里会客、唱京剧,学生们在这里写作业、学围棋、办生日聚会,年轻人在这里健身、看电影,一家人或几家人在这里举办亲子聚会,社区里居民还能进行技能交换。这里成为社区活力的源泉。
#03
海拔4100米的零废弃社区
▲ 德迦零废弃中心 ,图片来源:SGR
尖作村位于三江源澜沧江的源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2012年,尖作村里的一位堪布(藏传佛教中主持授戒者之称号)降央西然,在接触到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简称SGR)的绿色健康项目后,他意识到随手丢弃的生活垃圾、塑料垃圾以及医疗垃圾会成为三江源地区几个世纪都无法降解的废弃物,严重影响着牧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健康。
▲ 德迦零废弃中心内部,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2016年,在SGR的指导下,降央西然堪布组织德迦寺、德迦尼姑寺及村里52户人家,成立了“德迦环保学堂”和高原上第一个零废弃社区——德迦零废弃社区。零废弃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可以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加以利用,实现最大化再利用。
随着零废弃中心可持续生活理念的传播,德迦19户牧人逐渐恢复了传统器皿的使用,拒绝一次性塑料。此后,无论是尖作村的牧人还是到访的客人,都主动选择不使用或者不丢弃塑料制品、塑料包装并自带碗筷。藏区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塑料垃圾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 来自不同震后受损房子的窗户,图片来源:SGR
2017年,设计总监五之在三江源保护协会秘书长东周的邀请下,作为设计师义务参与了零废弃社区的空间和室内设计。五之介绍,零废弃社区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即用来建造家居用具的材料都是废弃材料;二是社区和人的可持续性,零废弃社区希望当地居民能通过参与建设活动,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建立自信,吸引更多人留在本地支持发展。
▲ 帕卓巴社区的手工灯具,图片来源:SGR
零废弃社区使用的建筑材料全部从玉树地震中废弃房屋回收,家居陈设则是由设计师从各地找到的各种二手家具,牧民们也纷纷从自己家里带来传统的、年代久远的生活用具。
东周说:“我们传递的环保或可持续的理念,是希望人们的内心接纳生活本来的美好,主动地通过个体活动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不管是调动当地居民参与设计制作,还是邀请设计师来到当地做分享,都是为了帮助当地人重拾生态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