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AF公益合作电影短片《看我,看见我》
关注女性乳腺癌患者及术后乳房重建主题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作为公益合作机构,联手中国代表性的新生代女导演黄骥,制作了国内首支以关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为主题的公益宣传片《看我,看见我》。公益宣传片把镜头对准了五位跨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份的罹患乳腺癌的女性,不被人看见的背后经历着怎样的重建,重新绽放的内心体验,呼吁女性加强重视乳房健康,提升公众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认知与关注。


《看我,看见我》粉红绽放日公益宣传片 (点击图片观看完整视频)

我觉得也许对女性而言,首先从生理上,我们要接受和承认我们的生理构造就是跟男性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认识到这个客观的生理差异,
当我们看见“自己”了以后,更有可能帮助我们用一种更感性、更理性、更科学的角度去面对他人的“目光”。

—— 黄骥(编剧、导演)

看见视频背后的“她们”


五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有学生、白领、妻子、母亲、舞者。

五种各自光鲜精彩的人生片段,她们奔跑着、拼搏着、温柔着、慈爱着、舞蹈着。


图片来自:《看我,看见我》粉红绽放日公益宣传片


图片来自:《看我,看见我》粉红绽放日公益宣传片


但光芒的背后的阴影之处,她们亦承受了很多。

这部公益宣传片的主角虽然只有五位,但是她们代表着一个巨大的群体——乳腺癌患者。

2020年,被称为“粉红杀手”的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癌”,并成为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之首,我国平均每年约有42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这些患癌的中国女性,大部分最终选择切除乳房。在我国,与乳腺癌高发病率和高手术率相比,乳房重建率却很低,仅为11.69%,远远低于欧美等国家。


图片来自:《看我,看见我》粉红绽放日公益宣传片

每年的10月是国际乳腺癌防治月,在今年的乳腺癌防治月,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倡议,强生医疗的支持下,第二届以关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为主题的公益健康宣传日“粉红绽放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上国内首支以关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为主题的公益宣传片《看我,看见我》正式亮相。公益宣传片以女性角度切入,呈现了五位跨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份的女性,不被人看见的背后经历着怎样的重建,重新绽放。


看她,看见她


在国内首支以关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为主题的公益宣传片《看我,看见我》正式亮相之际,BCAF对话了该宣传片的导演——国内新锐女导演黄骥,听她来分享她对女性与“身体”、女性与“目光”等话题的思考和理解。

(注:以下内容BCAF简称“B”,黄骥导演简称“黄”)

B:您是如何理解“女性”与他们“身体”的关系?

黄:片子发布后,我也一直在关注这个广告的评论。因为这个片子首先是有一定创作范围的命题作文——由真实原型、艺术加工、商业考量三者结合是最终的呈现,我很好奇大家怎么看。

视频下的评论,大部分人是很支持的,认为很需要去向更多人科普乳房重建这件事,还有人分享了她们重建之后的感受和体验。但是评论中有个别的声音认为:向公众更应该宣传的是让大家不歧视“残缺的美”,而非强调“重建”的重要性。



图片来自:《看我,看见我》粉红绽放日公益宣传片

我很理解这种声音背后的思考。我也想通过这些不同的声音来讨论“女性”与他们“身体”的关系。

我觉得女性对身体的感知其实分了很多种,有的属于“他者目光”注视下的,有的则是纯粹的生理体验。

前者是关于女性形象的,即其他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形象;后者则是属于无法言说的身体上的生理感受。比如我也是在这次的拍摄过程中才知道,有的人乳房切除一侧后,重心不稳,这种重心不稳一旦成为长期的情况,就会造成部分器官位置位移,从而形成不可逆的生理上的伤害。

我们很多时候说女性的身体是被观看的,是被注视的;另一方面,从生理上,我们不可否认,女性的身体就是她身体的一部分,这是没有办法逃避的。

比如月经,就我自己和一些女性朋友来说,不管如何给自己做心理和思想的建设,让自己不要被影响,但身体的反应,从生理上就一定会带来疲惫。当然,也肯定有月经期间没有强烈的生理感受的人。但对我们这个群体来说,这种生理上的变化,一定会带来心理和感受的变化。


图片来自:《看我,看见我》粉红绽放日公益宣传片

就像男性无法真正切身体会女性的生理期的痛和生孩子的痛苦,因为他没有这种生理构造。因此我认为,“乳房重建”不能仅仅需要从女性被观看的角度去看待,也要从生理上和心理上两个角度去理解。

这样能让我们的判断既感性又理性,视角也会更加科学一些,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切除后重心不稳导致器官位移的女孩,不是所有患者会这样,但就会存在个别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它有共性,就一定会有个性感受的差异。

B:您在视频中提到了不同的“目光”,关于“身体”与“注视”,您对于这个是如何理解的?

黄:视频中有一个场景是在游泳池,被切除了乳房的母亲穿着泳衣,因为害怕而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游泳、和家人嬉戏。她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我会保护你。”


图片来自:《看我,看见我》粉红绽放日公益宣传片

这个妈妈的角色其实有原型,她对于别人的审视的目光非常敏感,很害怕。因为她一侧的乳房是没有的(切除的),如果这种被被审视的目光在日常中被很频繁地感受到,就会产生一种重压。

之所以选择这个角度,是因为其实从小朋友的角度,对她而言,妈妈就是妈妈,不会因为没有乳房,孩子就不爱她了。这种孩子对母亲的目光,也是众多“目光”当中的一种。

切除了乳房的女性群体,很多人会特别敏感于别人注视的“目光”,害怕别人认为她们的身体是残缺的。但是在这种目光之外,其实还有孩子和家人的天然的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

我希望她们能感受到别人的“目光”是有很多种的,如果我们能看到不同的“目光”,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去看待“被看到”这件事。所以希望让大家通过这个小女孩和妈妈的关系,看到目光里面还会有这样的温情和理解存在,从而怀抱一种力量。

B:您最希望通过视频传递给大家什么?

黄:我觉得也许对女性而言,首先从生理上,我们要接受和承认我们的生理构造就是跟男性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认识到这个客观的生理差异,当我们看见“自己”了以后,才更有可能用一种更感性、更理性、更科学的角度去面对这种他人的“目光”。

我自己也在想,很多时候,如果能兼具理性和感性地去看待“别人的目光”,也可能是对我们自己生命体验的一种延伸吧。

导演简介

黄骥


女导演及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中国电影研究院特邀专家。作品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评委会奖和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老虎奖等多个奖项。并担任塔尔科夫斯基镜子国际电影节(俄罗斯)、北电文学系金字奖、澳门文化局电影剧本深化计划、First青年影展、新片场、BISFF、山一等多个国内外影展评委及训练营导师。为了培养年轻导演创办了“发现身边影像训练营”,学生的纪录片亦有入选法国马赛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短片展等。


2 1 2 0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