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AF独家专访|双雪涛:文学是移动的火炬, 自己点燃,自己持握,在奔跑中照亮一些地方

BCAF独家专访双雪涛

对于未来的文学道路,我不及多想,我也许有着激荡的灵魂,我坐在家中,被静好时光包围,把我那一点点激荡之物,铸在纸上,便是全部。

——双雪涛
《平原上的摩西》
《跋 我的师承》 节选
双雪涛在《朗读者》分享,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作家双雪涛用混合了现实主义、神秘主义和黑色幽默的文学语言风格,在他用想象力建造的历史寓言色彩的“北国幻境”中,拾起那些被遗忘的东北往事碎片,汇聚起那些众声嘈杂——用超现实平衡艰苦的自然主义描绘,以动人的幽默面对无望的环境。

他也成为了当下文坛最受关注的青年作家之一,先后斩获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单向街书店第三届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等诸多荣誉。


《平原上的摩西》,图片来源:理想国

由哈佛大学、罗格斯大学、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在4月共同举办的《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与新东北文学》中英双语论坛,受到了非常多读者的关注。BCAF在活动结束后,收集了活动中部分读者的提问,并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双雪涛就这些关于当下、文学以及个人的话题,进行了回应。

以下Q&A的内容为双雪涛回应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独家整理的读者问题。





Q:疫情期间您的文学创作、生活形态有什么变化和影响?对于社会性的话题,文学应该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双雪涛:生活形态肯定变化很大,活动范围变小了很多,很多新闻涌来,每天都有不同的说法,逼着你去思考,去分辨,去预测,但是大部分事情还是想不明白,主要的情绪是愤怒和困惑。文学在时代中应该担当什么角色是个老问题,远了不说,贯穿了近现代的中国文学史吧。我个人觉得文学的意义首先是写自己,自己的感受,想法,思考,态度在其中自然有。文学是移动的火炬,自己点燃,自己持握,在奔跑中照亮一些地方。


作家双雪涛,图片来源:网络


Q:对于文学和电影的国际交流,您有什么期待?世事纷乱,如何保持作家的独立性和信息来源的审慎?

双雪涛:我希望中国文学和中国电影不要放弃走向世界的努力,世界也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艺术,这些艺术家一方面与现实连接,一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两者都很重要,不能只关注其一。作家的独立性只能通过自己争取,当然也需要一些幸运。


电影《刺杀小说家》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Q:童年时期和现在相比,您的性格、视野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双雪涛:最大的变化是踏实了一些,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片段,图片来源:网络


Q:情感呈现在当代浮躁的社会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中,有让您非常困扰的时候吗?

双雪涛:还好,孔子说“不知者不愠”,别人不了解你你不要生气,还有一句俗语叫“秦桧也有仨朋友”,说明了人的多元。每个人都有蒙昧和浮躁的部分,我自己也有。有些人会因为你写了一个他不认识的形容词而生气,如果他是消费者,这是他的权利,也许回头他在某个时刻想起了这个词,下意识地运用了一下,收获了不错的效果,也许他再也不会看这样的书,动脑子让他苦恼,这两种情况我都接受,也都与我关系不大。

作家双雪涛,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2 2 2 0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