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utpost》阿拉伯世界的青年之声 | MAGMANIA-全球独立杂志



现代世界有时候极其魔幻。生活在富足社会的人们,热衷于讨论孤独及抑郁至死或者暴饮暴食的现代病症,而同时期,地球上另一些人们,为了离开战火纷飞的家乡,冒险涌入欧洲,而将生命终结于大海之上⋯⋯

极端宗教主义,肆虐的战火,各种游行与冲突,形成大多数人对中东地区的印象。当媒体就阿拉伯世界,快速生产着“失败与失望”的普遍叙述时,黎巴嫩青年Ibrahim Nehme决意要做一本杂志来改变。在读完商科进入跨国广告公司工作数年后,2012年9月,Ibrahim邀请他的好朋友:建筑师、艺术家Raafat Majzoub出任创意总监,在贝鲁特城创立了《The Outpost》杂志,旨在关注阿拉伯世界的可能性。







▲杂志每期探讨某种可能性,包括阿拉伯世界往前走的可能性、居住的可能性、迷失的可能性、身体的可能性等等。


“杂志试图去捕捉不断变化的地区所存在的能量,并建造可能的未来。它是雄心勃勃的、跨学科的、有远见的。”从杂志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杂志创办者身处怎样的社会进程,部分决定了杂志的走向——欧美日等国处在消费型社会,很多杂志自然都围绕着生活方式而展开。而曾经被称为“中东小巴黎” 的黎巴嫩,自1975年开始的15年内战,对经济与城市造成重创,其后政局持续不稳定,加之腐败问题,出现了民众的低收入与生活成本激增等社会问题。

受过良好现代教育、有着国际视野的中东青年们,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之下,而天然拥有一种使命感,要就本土的社会文化来强势发声,甚至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通过开发及探索正向的变化之中所存在的可能性,来催生社会文化的变革。”


▲《The Outpost》创办人Ibrahim Nehme

《The Outpost》的确是雄心勃勃的,它虽然以贝鲁特为杂志的基地,但它的视野是整个阿拉伯世界。杂志聚集了来自中东地区不同城市的调查记者、插画师及摄影师等创作群体,生于斯长于斯的相近背景,使得他们对中东的报道角度,必然与隔岸观火、并倾向单一化叙述的欧美媒体不同。可谓,爱之,恨之,期盼之。

有血有肉的内容,使得《The Outpost》成为了中东杂志的代表。在回答杂志平台The Stacks的访问中,主编Ibrahim认为,有三个群体的阅读者,基于三种原因而选择阅读《The Outpost》。第一类是在中东地区工作和居住的阿拉伯年轻人,杂志正是捕捉了这些人所做的事情、他们所释放的能量,并试图促进他们继续推动阿拉伯地区的正面变革;第二类读者大多是欧洲人,这一部分读者认为杂志提供了观察阿拉伯世界的全新角度与观点,而这并不是那么寻常可得,并且《The Outpost》算是制作精良。第三类读者则是已经移居到世界各地的阿拉伯人,杂志让他们有种“家”的感觉(注:2008年统计,黎巴嫩人口约410万,国外黎裔人口约1500万)。


▲第2期探讨在阿拉伯居住的可能性,主要关注那些在不同领域变革的“世界创变者”。


第7期:
寻找家园的可能性


从2012年创刊正值“阿拉伯之春”初期,到后来的欧洲难民潮,《The Outpost》在不定期刊发的5年间,伴随着愈来愈复杂的中东地区局势。目睹此情此景,2016年,Ibrahim把第7期杂志当作一个暂时休止符,宣告停刊,并以“寻找家园的可能性”为第7期主题。

在这样的时间点,就“家园”进行探讨,的确是再恰当不过。但是,这对于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中东地区来说,也是非常难以剖析的话题。杂志花了1年左右的时间,做了非常扎实的访问和记录,受访者多达200人,包括入狱的巴勒斯坦青年、流亡到欧洲的叙利亚-巴勒斯坦裔漫画家、携家带口冒险乘船到希腊的叙利亚羽毛球教练等等。



▲第7期,阿拉伯语原文被制作成一叠报纸,夹在主刊里赠送给读者。


有人说,家园就在心中;有人说,敌人夺走了我们的家园;而对于那些从小居住在难民营的人来说,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园,这些概念都变得格外模糊⋯⋯这些文人及普通民众叙述“寻找家园”的故事与观点,非常朴素,而打动人,可以感受到人们对和平与正常生活的向往,以及人性的美好。

这期杂志主刊,将图片部分的位置空出来,而特别制作了一本不干胶图片别册,让读者自己选择贴到杂志主刊中。这本小册子的图片来自于这期杂志制作过程中,杂志团队所遇到的情景。这系列图片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人的Instagram/朋友圈所展现的寻常生活那般:海滩、大山等自然美景,小餐馆里的美食、年轻人的活动、路边灿烂的野花植物等等。平淡无奇,但充满着小确幸。这样的影像,大约也寄托了杂志对于阿拉伯世界的期盼。

The Outpost Archive
8期杂志的数字化




“杂志”是折射某个时间段“社会思潮”的镜子——《The Outpost》所出版的0到第7期纸质杂志,正是记录和展现了2012年到2016年间,阿拉伯世界及文化的重大转变。因此,为了让这段历史保存下来,2021年,在阿拉伯艺术文化基金的支持下,《The Outpost》将过往的杂志转换成了数字化档案,分享给世界各地的读者。

在当今充满各种极性的世界,《The Outpost》的创办者Ibrahim相信——“想象力”具有非常强大的能量,可以统一不同的空间,促进沟通、转变观念。所以,他希望通过The Outpost数字化空间,促进阿拉伯世界的青年社群,去想象和创造新的叙事,以回应当今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你的包里装着什么?”


▼ 本文节选自《The Outpost》第7期, “寻找家园的可能性”。
记录者:Iason Athanasiadis
翻译:爱米




Mustafa Awad是一位专业的羽毛球教练,他来自叙利亚西北部城市Idlib。他有一位妻子和三个孩子,他希望能与身在德国的大儿子团聚。

我们来自Idlib,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城市,它曾拥有The Green的昵称,但是现在它因为大量的血战而被称为“Red Idlib”(红色Idlib)。我们热爱和平与宁静,但是战争逼迫我们离开家乡,去寻找更好的未来。我们在4个月前启程,赶往德国,我们希望能在那里与我们的儿子Khaled团聚。

最棒的时刻是我们抵达了希腊岛,在一次“死亡之旅”后:当我们到达Izmir城(注:土耳其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港口),有75个人葬身于大海。每个人都建议我们不要走海路,说暴风雨会让事情更糟糕。但是,我们还是于中午动身了,并在下午3点到达Lesvos(注:希腊第三大岛屿)。在暴风雨之中,红十字会的船只从离岸200米的地方营救了我们。

我们的船漏水了,船在巨浪的冲击下,如同一根小树苗。船的底部,我们挤作一团的地方,那里部分的木头结构已经破裂。三个小时的旅程,我们就坐在那里,抱着我们哭闹的孩子,还有行李。一半的行李,被我们留在了Izmir城。我们担忧着一切也许会在下一个瞬间就此结束。我们留着的行李包里装着《古兰经》、衣物,以及我的羽毛球拍。我把这个球拍带去给我的大儿子Khaled,他已经抵达德国了,他是一个专业的羽毛球手。

在叙利亚,我曾经是国家羽毛球队的运动员,后来成为了教练。所以,羽毛球拍是《古兰经》之外,我最重要的财产。它非常轻,符合空气动力学。Khaled还在家乡的时候,曾经用这个羽毛球拍,在一些比赛里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留着这个拍子,不仅因为它有好的质量,它也是我们与我们曾经拥有的和抛在身后的那些过往之间的联系。

我希望当我到达德国之后,我可以把球拍交给他。在叙利亚,我们没有丢弃任何一点财产。在Idlib,我们既没有自己的房子,也没有自己的运动用品商店,所以我们可以轻易地离开。那时候,我以三分之一的价格把家具都卖了,其他的财产赠与了我的兄弟们和朋友们。最珍贵的是一个带框的画,有《古兰经》里的“至尊经文”,中间有个镜子,我把它送给了我的母亲,让她每次照镜子的时候能想起我。她把它放在了salon里,与她视线齐平的地方——她常喜欢坐在那,这样她每次站起来都可以看到她自己。当我把礼物给她的时候,她哭了。我也留了相册和我们的婚礼录像带,给我的兄弟。

我的母亲和父亲,搬回到他们在Idlib城外的农场了,他们是我与叙利亚这个地方最强的纽带。他们拒绝与我们同行,说他们太老了,离不了他们的土地了。对于是否能再见到他们,我不再抱有希望。我最大的恐惧就是当他们去世的时候,我们不在他们身边,送他们走。

撰文:爱米
图:爱米、magpile等
网站:http://www.the-outpost.com/

作者简介
爱米,「Be Water Journal水象」年刊创办人及编辑、资深杂志人、小众杂志评荐者。自2004年开始,为众多杂志媒体撰写杂志评论专栏,介绍近百本国内外创意文化类小众杂志。
2 2 2 0 7.02